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1年09月05日
第B08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海角片羽)昔年讀報有感

昔年讀報有感

上世紀九十年代前期,初生的互聯網只能收發郵件,獲知新聞主要通過報紙、電視,我在美留學時,常去學校圖書館翻閱報紙。一九九三年十月裏讀到兩則資訊,一是十五日《人民日報》有篇署名文章透露:一九八五年,內地沒有完全解決溫飽的人口是一億兩千五百萬;奮鬥了八年,到一九九三年還有八千多萬人沒有解決溫飽問題。該文還指出,一九九二年,農民平均年收入僅七百八十四元。二是二十日《北京日報》報道,內地的百萬富翁已超過一百萬人。報道引述一項統計,一九九二年,共售出價值逾百萬元的別墅三萬至四萬棟,至少有一半為內地富人購置。

這兩則資訊,現在均屬雲淡風輕的舊聞,但我當時讀後大為感慨。記憶所及,“富”字曾在一個長時期裏帶有貶義,城市的資本家、小業主和農村的地主、富農都是有錢人,卻是早被打入另冊的壞人,而工人和貧農是無產階級,享有尊顯的政治地位而成為社會中堅。“文革”中,更是到了人人以貧為榮、談富色變的地步。這一切,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發生了變化。主導治國大政的鄧小平明確表示:“在經濟政策上,我認為要允許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企業、一部分工人農民,由於辛勤努力成績大而收入多一些,生活先好起來”;“這是一個大政策,一個能夠影響和帶動整個國家的政策”。果然,在經濟發展進入快車道的同時,人民生活水準有所提高,而一些勇於撲向商海拼搏的人更是成功致富。

但兩則訊息揭示的貧富對比,讓我想到鄧小平還說過:“我們的政策是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允許一部分地區先好起來,目的是更快地實現共同富裕。”這就是說,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除了推出允許一部分人和地區“先富”的政策,還要制定實現“共富”的政策。可是,十多年來,貧富差距拉大,兩極分化顯著,先富起來的住華屋、坐豪車、穿名牌、吃大餐、喝洋酒,彰顯着奢侈的生活方式,而很大一部分人還浮沉在溫飽線,尚未達到“小康”,距離富裕更是遙不可及。雖然一部分人“先富”是必要的,但只有極少數人富起來的社會,卻是畸形且有隱患的。我有感於此,以前引兩則資訊為由頭,撰寫題旨為提倡先富、注意共富的文章,刋於當年十二月香港《鏡報》月刋。

拙文無甚高論,基於對鄧小平的話完整理解,認為“‘先富’是手段,‘共富’才是目的”;而且,“無論採行甚麼制度的國家,如果貧富差距過大,兩極分化嚴重,必然導致民眾心理不平衡,蓄積日久,極易引發社會動亂”。文中,還建言通過修訂法律和政策,遏制財富過度集中,鼓勵盈利再投資擴大生產,倡導捐助文化事業及社會公益,盡可能縮小貧富差距,等等。

二十八年一晃而過,如今大富豪的資財多達百億千億,不要說剛“脫貧”的數千萬人,就是佔總人口近半的低收入者,差別不啻霄壤!正因此,不久前,中央財經委員會開會提出促進“共同富裕”,而這四個字也成為萬眾振奮而心嚮往之的目標。

賀越明

2021-09-05 賀越明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42319.html 1 (海角片羽)昔年讀報有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