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貢小姐》到阿富汗變天
還記得二○一三年十一月三日第二十七屆澳門國際音樂節於文化中心上演的音樂劇《西貢小姐》嗎?一九七五年越戰西貢淪陷前夕,最後一批美國人從駐西貢大使館狼狽撤離,美國大兵們坐直升機離開,直升機降落舞台上的震撼效果,令人猶如身在戰場。直升機下,被美國人狠狠拋棄的無數越南人,男人瘋狂地伸長雙手,希冀準備起飛的直升機上的美軍能拉他們上機、女人們傷心欲絕,力竭聲嘶地哭叫着,把新生嬰兒高高舉起,企圖拋到機艙內……觀眾席上的我們,閉上眼,鼻子發酸,慘不忍睹,每個景象至今仍歷歷在目。美軍參與越戰戰敗於機場撤軍一幕,成為了這齣世界聞名音樂劇的經典場面。
《西貢小姐》的故事發生於一九七五年至一九七八年越戰期間,它講述了一位保護美國駐西貢大使館的美國海軍陸戰隊中士Chris,在西貢的紅燈區與一位因戰爭失去雙親,被迫當娼的越南女子Kim的愛情故事。一夜情後,Kim更為他生下了一個孩子。越戰期間,很多滯留國外的美國士兵,唯一的娛樂就是在這落難的地區,享受越南女子提供的廉價性服務,因此,漫長的二十年越戰,美國除了送給越南一個千瘡百孔的爛攤子外,也留下了不少混血後代。說實在,《西貢小姐》雖大有名氣,但筆者卻不喜歡這故事、這時代背景,也不認為這是一段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
二○二一年八月十六日,電視新聞報道美軍從阿富汗撤兵,塔利班十七日宣佈接管首都喀布爾,政府軍不戰而敗,當地立即掀起一陣逃亡潮,電視屏幕上出現六百人塞進只能容納一百五十人的運輸機艙。機場上,民眾不惜冒着生命危險,以身體阻擋正在跑道上準備起飛的美軍運輸機,多名民眾攀上飛機起落架,從高空摔倒地上喪生,恐怖場面引來國際譁然。
這是多麼熟悉的場面,電視屏幕上出現的,是西貢還是喀布爾⁈是真實還是舞台⁈
時間撥回到二○○一年九月十一日,美國紐約和首都華府遭受恐怖襲擊,其中紐約世貿雙子塔被恐怖分子劫持的飛機撞毀,造成近三千多人喪生。這是美國建國以來,歷史上第一次在本土遭遇襲擊。很快,美國確認恐怖襲擊是由拉登領導的“基地組織”所為,當時,拉登躲藏在由塔利班統治的阿富汗,美國要求塔利班交出拉登卻遭到拒絶。“九 · 一一”事件一個月後,美國開始對阿富汗發動空襲……
當時,誰都沒有想到,阿富汗戰爭會成為美國發動的、持續時間最長的海外戰爭。二十年間,美軍及北約盟軍都傷亡慘重,前前後後花費了兩萬億美元。
但二十年後的二○二一年,只七天時間,阿富汗塔利班就重新奪回了喀布爾。二十年過去,阿富汗的歷史進程又回到了原點。
總覺得這場仗美國是打得不清不楚,當天美國以反恐為名發動戰爭,在塔利班組織基地被重創後,美國就該撤軍,但美國又將目標擴大化、合理化,變成了重建阿富汗,而這只是美化的說辭,真正的目的,是借地緣政治的整合達到對國際格局的重新塑造及從中牟利。最終,阿富汗沒有按照美國的承諾變成“民主”富強的模樣。事實上,二十年間,美國並沒有為阿富汗政權的重新確立、政局的穩定及社會的重建投放資源及幫助,相反,在本就貧窮落後的阿富汗傷口上,撒了一把鹽。阿富汗被摧殘二十年,今天美國按其一貫招數,別有圖謀地甩掉了這不賺錢的包袱。可預見的內亂、政局動盪及民不聊生將繼續伴隨這苦難之國。美國犯的錯,埋單的,卻是阿富汗的人民。
越戰之後,卸任了近三十年的美國前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於一九九五年發表了《回顧:越南的悲劇與教訓》一書。麥克納馬拉認為,美國政府的決策者並沒有意識到:“無論是我們的人民,還是我們的領袖,都不是萬能的。在不涉及我們自身存亡的事務中,要判斷什麼是另一個國家和人民的最大利益,應由國際社會進行公開辯論來決定。我們並不擁有天賦的權力,來用我們自己的理想或選擇去塑造任何其他國家。可是直到今天,在世界上許多地方,我們仍然在重複着類似的錯誤。”
筆者認為,好戰大國一天存在,世界都不會和平。二戰硬吞原子彈的日本、越南、南斯拉夫、敘利亞、伊拉克、利比亞、阿富汗,大國所到之處都生靈塗炭。
朗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