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1年07月17日
第B01版:澳聞
澳門虛擬圖書館

群力智庫倡創新活化圍里建築

部分圍里的建築物外牆開裂,衛生環境惡劣。

群力智庫負責人介紹意見書詳情

加強保育修復善用增旅遊資源

群力智庫倡創新活化圍里建築

【本報消息】群力智庫表示,現時澳門存在二百多條以“圍”或“里”命名的街道,不少居民對當中存在的歷史及文化意義一無所知。建議進行系統性專門研究、加強宣傳推廣教育、加快圍里建築保育和修復、善用活化建築以增加本地旅遊資源,並引入新科技,以創新意念活化澳門圍里場所等。

發掘具意義建築

群力智庫昨日下午三時半於該會會址舉辦“保育澳門圍里文化意見書”記者會,由副理事長梁鴻細、張淑玲及街總副理事長李仲言介紹詳情。

隨着時代及經濟發展、社會缺乏保護意識等,相當一部分“圍”、“里”因新樓宇的落成,已被拆除,消失在歷史長河當中。據統計,現時圍里內具有歷史價值建築物的圍僅剩下約二十個,圍里內的歷史建築物總數也僅剩不到二百幢。同時由於保存狀況不佳,不少呈現日久失修情況,經常有磚頭、瓦片等零星跌落,部分更有屋頂或整體倒塌的危機,且圍里內居民漸減,部分更業權不明。

群力智庫認為本澳圍里建築既具有外觀風貌上的特色,亦別具歷史文化上的意義,有必要推動圍里保育。建議針對本土圍里文化,進行系統性的專門研究,發掘其歷史意義,共推圍里特色文化,並加大對圍里文化的宣傳及教育工作。並針對存在於不同圍里內、具歷史意義和價值的建築,按其業權人、倒塌程度、外觀上的風貌特色等,制訂不同的維護計劃。

新科技活化利用

為讓舊建築煥發出新活化,亦建議全面檢視圍里內有價值的建築,制訂相關後續的保育利用方案,並按其面積大小、改建程度、區內環境等條件和因素,活化原有的建築成為小型酒店、藝術博覽館、餐廳、特色手信店等。同時在未來活化規劃、宣傳、發展圍里建築過程中,宜引入新科技,結合傳統文化與創新意念,創造品牌特色,以便後續的宣傳推廣,為傳統建築注入新活力之餘,亦能帶動周邊的社區經濟,促進本地經濟內循環發展。

2021-07-17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32402.html 1 群力智庫倡創新活化圍里建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