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1年07月12日
第A11版:經濟
澳門虛擬圖書館

滴滴APP被下架 中概股集體跳水

滴滴APP被下架 中概股集體跳水

中國內地互聯網約車巨頭滴滴出行(Didi Global Inc., 代號DIDI) 六月底在美國上市,集資600多億美元,成為七年前阿里巴巴(BABA) 赴美上市以來最大的中企IPO,不過態度異常低調,既無傳統上市的敲鐘慶祝,甚至官方的新聞發佈也沒有。滴滴上市三天後,中國監管部門宣佈對其網絡數據展開安全審查,並在兩日後監管再加碼,公司App被網信辦要求下架,並停止新用戶註冊。

美股價迅跌三分一

滴滴在六月三十日於美國上市首日,股價最高報18.01美元,受App下架消息影響,上周四最低跌至11美元,上周五收盤回升至12.03美元,較上市首日高位下跌了1/3。國際投資人有些猝不及防的感覺,其他中概股價格在美國和香港也集體跳水,以上周五收市價與年內高位比較,阿里(BABA) 下跌了36%,騰訊(0700) 下跌了30%,百度(BIDU) 下跌了48 %。無可否認,面對中概股對中國政府的監管政策風險,國際投資人很難作出合理量化和評估。

根據目前中國法律規定,國企到海外上市必須得到國家相關部委的批准,但民營企業反而有在海外上市的自主權,因此滴滴在美國上市並不違法。網上盛傳滴滴“把數據打包交給美國”,但很快就被公司官方否認,稱之為惡意造謠。以常理而言,滴滴在中國網約車市佔率達9成,數據理應存在中國境內;股東和金主中有不少中外知名企業,並獲得大量國有銀行融資,管理層並非泛泛之輩,絕不會蠢到去碰這條必死紅線吧?

中央憂洩國民資料

在改革開放初期,民營企業遠遠不成氣候,在內地難以籌得創投資金或融資,中央也樂得讓民企自行在海外集資,帶回資金和技術建設祖國。但是時至今日,阿里、騰訊等在海外上市的民企經營得風生水起,昂首成為中國最賺錢的企業,市值甚至超過工商銀行、中石油、中移動等頂級國企。一些互聯網民企巨頭在發展過程中,建立了龐大的個人訊息和數據庫,雖然管理權仍控制在中國人手中,主要股東卻是外國企業和投資人,難免引起中央對資料外洩風險的擔憂,相信當年是始料未及的。

截至今年五月,中國有248家企業在美國各大交易所掛牌,總市值為2萬1千億美元。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 三月份頒佈了實施《外國公司問責法》修訂規則,外國上市企業今後必須接受美國PCAOB檢查審計。該法令適用所有在美國上市外企,但目前不符合規定的外企中,中國(包括香港)企業佔近9成。在中美關係持續緊張之際,越來越多中概企業選擇在美退市或赴香港二次上市,滴滴卻在負面氛圍中匆忙在美國掛牌,看起來確實有些不合時宜。

美提訴向滴滴索賠

美國IPO上市採用披露制,有多種上市標準可供選擇,但企業相關信息必須公開和透明,面對的風險要在招股書上講清楚,但沒有A股主板要求上市企業連續三年盈利的規定,因此在美國上市的門檻比內地和香港低,至於股民是否接受由自己決定。然而,如果上市企業披露不足,或涉及不真實、有隱瞞、有誤導,企業和高管隨時會被調查及起訴,並由涉案當事人負責證明自己清白,這是所謂“舉證責任倒置”制度。日前已有美國律師行宣佈代表股東發起“集體訴訟”(Class Action) 向滴滴索賠,結果還要看法院認為招股書中對面臨的監管風險披露是否足夠。

筆者沒有參與滴滴IPO的“打新”,倒不是有內幕消息知悉監管部門將會出手打壓,主要還是看不懂其商業模式。滴滴幫助解決在內地打車難的問題,成績有目共睹,惟成立9年來經過20多輪融資,仍然未能轉虧為盈,歷年收購和補貼大戰消耗大量資金。這是一個涉及密集勞工(司機)的行業,近年的負面消息如有乘客遇害、提成比例爭議等時有所聞。從投資角度來說,行業和公司的賺錢能力如何並不明朗,看清楚後再出手也不遲。

容永剛

2021-07-12 容永剛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31332.html 1 滴滴APP被下架 中概股集體跳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