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1年07月11日
第C05版:澳門街
澳門虛擬圖書館

凌雁筆耕鞭策文青

凌雁坦言《澳門作家文集》質量非常好

凌雁從小與書為伴

文集的創刋號

澳門作家協會至今成立十年

凌雁在書展上發佈新著

作家協會成員聚餐

凌雁筆耕鞭策文青

文、圖:靜 心

自澳門回歸以來,文壇新秀輩出,優秀的文學作品遍地開花。有人曾反問,在新時代下我們還需要文學?文學在我們的社會當中處於甚麼位置,又可以為澳門文學的發展幹些甚麼?帶着這些思考,資深寫作人凌雁向讀者娓娓道來。

倪匡力讚李鵬翥支持

香港抗日淪陷,五歲的凌雁輾轉逃來澳門,並在澳門長大,其後常往來港澳,晚年決定留澳,與文友組織成立澳門作家協會。他憶述,《澳門日報》的前身是《新園地》旬刋,當時就已訂閱、後來更投稿到副刋“新園地”,並獲採用,後來投給香港的雜誌及報刊也都刊登,非常開心。直至凌雁看到澳門文學開始成熟起來,於是構思成立一個文學組織,團結同好,報人李鵬翥也給予了支持。

退休後凌雁回顧前塵往事,寫了一本成長小說《昨夜星辰——澳門的舊日風情》,書中有很多五六十年代以至七十年代澳門人生活的記述,特別是那代人的生活記憶。“我自己寫得較為特別,以第三人稱敍述,這一本書獲得作家倪匡先生大力讚揚,盛讚我文筆很好。及後我提議組織澳門作家協會,那年是二○一一年十一月十一日,寓意六支筆,大家一起做好這件事,就為澳門的文學打天下,連夜寫信給各間學校,希望一些熱愛寫作的學生加入協會,另外也寫信給各間報刊的副刊作者邀請加入”。

筆會邀請文化局上榜

作協籌組不久,有人曾向凌雁反映,是否與資深文學社團澳門筆會“打對台”。當時的筆會會長李鵬翥稱這沒有關係,筆會可派一些骨幹成員指導運作,大家不分彼此,凌雁後來更獲聘為筆會的會員。文化局及筆會在多年前合辦了“文學的形象——澳門寫作人攝影肖像展”,凌雁亦榜上有名,這一點上,他非常感謝李鵬翥扶腋後輩的素養。

澳門作家協會成立之初,只靠幾個人打天下,現時協會約有二百名會員,會員自由進出,“樂意有新人加入,當你寫信申請入會,我們就已是朋友”,協會每年出版《澳門作家文集》一書。文集不談政治、不歌功頌德,希望是純文學形式。

凌雁坦言,小時候讀書,澳門的文學尚在萌芽,學生時代交周記,苦無題材,原因是澳門地小人稀,沒甚麼新聞可寫。對比內地在解放初期,曾誕生很多優秀的文學作品。作家李英儒撰寫的《野火春風鬥古城》,描寫黨地下工作者的生活和鬥爭,並於六十年代初拍成電影,當中並無喊任何口號。作家楊沫一生只寫過一本《青春之歌》,小說以日本侵華過程中發生的“九 · 一八事變”到“一二 · 九運動”的愛國學生運動為背景,影響了全中國的年輕人。在十九世紀末,愛爾蘭女作家艾捷爾 · 麗蓮 · 伏尼契出版了小說《牛虻》,這部小說在中國影響巨大,說明好的作品無須多,一部就夠。

年輕人浮躁文化墮落

談到本土的文學發展,凌雁說踏入八十年代,澳門文學的發展興旺起來,自一九八七年成立文學團體“澳門筆會”,從組織上把澳門作家聚合在一起,對推動澳門文學活動起了積極的作用。經過八十年代的一輩人努力,澳門的文學創作在傳統中已漸呈開放、前衛、多元,湧現了林中英、石琪、魯茂、夢子、韓牧、周桐、穆欣欣、林玉鳳、水月、太皮、賀綾聲、陸奧雷等一大批有水準的作家。他說:“從前人們生活很悶,很少事情值得記錄,後來由於社會繁榮,生活變得精彩,知識分子熱衷寫作,針砭時弊,不少文學團體相繼成立,而現在的寫作人,基本上都係大學畢業,本身有一份正職,薪水也很高,每周寫一篇文章刊登,這也是一種文字寄託,大家熱愛文學,不計較入息,若想在澳門從事寫稿謀生,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

可惜在千禧年後,隨着電子資訊科技發展,盛行速食文化,特別在這十年間,很多人轉型網上寫作,用詞不規範,很多病句、錯別字,文章不講求邏輯思維,部分學生專注應付學業,從不看課外書,凌雁憂心澳門新生代文學的發展前景,對比舊日席地而坐“打書釘”,民間閱讀風氣大不如前。“網上搜尋資料方便,人們不再熱衷書本知識,年輕人心浮氣躁,喊打講殺,這是一種文化墮落,電子資訊普及,今人多久才翻閱實體書本,用心看一篇小說、一個故事、一篇文章呢?”

文集質量屬全國一流

凌雁從小與書為伴,認為課外閱讀對年輕人的成長非常重要。現在某些大學教授、碩博生導師,文字寫錯、音也唸錯,內地書刊出現很多錯音別字,長輩常說禮義之邦,現時在內地很多人都寫成“禮儀之邦”,這都是無文化的體現。

因此,凌雁不太看好年輕人的閱讀風氣,但受恩於李鵬翥,他在創辦作協時,一直希望培養筆耕新血。《作家文集》在最初出版時,由於投稿作者不多,有部分是學生寫的讀後感,但這不符合辦文集的宗旨,只能給予學生們扎實寫作根基,最初的兩、三期質量並不好。“在第一期出版後,我送書給當時的行政會召集人梁慶庭,他認為文集的質量參差,現在的質量已非常好,毫不遜色於全國任何一份文學雜誌。這有賴於筆會會長李觀鼎、澳門大學教授龔剛、彭執中,作家馮傾城、楊穎虹等賜予稿件,尤其多得二龍喉詩友的鼎力支持,大家相當給面子”。

繼續著書欲樹立榜樣

澳門作家協會今年成立十周年,協會繼續與文化公所加強合作,做好市場的推廣工作。“在文集內,每一個作家都有不同的偏好,古典詩詞、新詩、小說、散文,體裁的自由度大,這也是讀者所需的,正如種花,要施放不同的肥料,我的意見不評論作者的稿件,讓大家有更大的發揮”。

凌雁今年已八十一歲,未來盡量寫書,為新晉作家樹立榜樣,他說寫作人本身也要經得起寂寞,亦要與時間賽跑,同時寄望年輕一輩多看課外書,資深的寫作人,也須累積不同的知識。

2021-07-11 文、圖:靜 心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31271.html 1 凌雁筆耕鞭策文青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