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河上盧溝曉月
夏夜無眠,捧誦《元曲》,有鮮于必仁(雙調)《折桂令 · 盧溝曉月》。曲云:
出都門鞭影搖紅,山色空濛,林景玲瓏。橋俯危波,車通遠塞,欄倚長空。起宿靄千尋臥龍。掣流雲萬丈垂虹。路杳疏鐘,似蟻行人,如步蟾宫。
盧溝,是河名。即桑乾河,後名永定河。盧溝有橋,在河北省宛平縣境,跨盧溝河上,乃金 · 大定時所建,本名廣利橋。東西長二百六十七米,幅廣近十二米,有十一個環孔,兩旁各有一百四十二根石欄雕柱,每一柱上蹲一大石獅,姿態各異,生動雄偉。每早殘月映波,為燕京八景之一,名為“盧溝曉月”。
曲一開始是繪畫出早行圖,因為盧溝橋是出都門必經的,這時還看見月亮,但不是夜月,而是天亮在即,也就是天欲曙之際,絡繹不絕的人、馬趕路,乃有“鞭影搖紅”的現象。寫過盧溝主景,文筆轉入另一個視野:“橋俯危波,車通遠塞,欄倚長空。”縱使未到過盧溝的人,也能從這段文字領悟到橋架高迥。踏上橋頭不久,而橋下流水隱約不可細辨,頓萌懼意,故曰“危波”;而前方一月迷濛,行人只能有“遠塞”的聯想。
盧溝河俗稱渾河,源出山西朔縣東北四十里之神頭洪濤山之洪濤泉,流入宛平,水流湍急,多挾泥沙,時有潰決,有小黃河之稱。康熙時命于成龍大加疏浚,築長堤以捍水勢,河流乃定,於是御賜名曰“永定河”。是否從此“永定”?這想法未免天真,世事如棋局局新,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軍炮擊宛平,史稱“盧溝橋事變”,引發我國全面抗戰。經歷八年的痛苦歲月,於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戰爭宣佈結束。
昨天是“七月七日”,痛定思痛之餘,對“永定”一詞,除了存疑之外,懷中耿耿之情是抹不去的。
冬春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