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心繫綠水青山
截至二○二○年,中國森林覆蓋率、森林蓄積量連續三十年保持“雙增長”,成為森林資源增長最多的國家,人工林面積為世界首位。縱觀新中國的發展歷程,生態文明建設始終是中共治國理政的重要方面。中共持之以恆的努力,正在為世人打開美麗的中國山水畫卷。
全球綠化中國居首
二○一九年,美國太空總署公佈了一組引發廣泛關注的衛星數據:全球從二○○○到二○一七年新增的綠化面積中,約四分之一來自中國,貢獻比例居全球首位。對於埋頭造“綠”的中國人而言,這樣的數據是在意料之中。因為,中國人正生活在一幕幕生態變遷的場景之中:
曾以“死亡之海”聞於世人的庫布齊沙漠,從寸草不生之地重生為六千平方公里的綠洲;昔日莽莽荒漠的塞罕壩,經過幾代人持之以恆的不懈努力,化身為鬱鬱蔥蔥的林海;從冬季頻發的“霧霾圍城”,到如今全年優良天數達七成,短短數年的治理,令京津冀地區民眾的“藍天幸福感”大幅提升……
“生態興則文明興”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是國人耳熟能詳的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的“金句”。習近平關於生態文明的另一著名論斷,則是“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將生態文明建設提升至文明興衰的高度,意味着這是着眼千年大計的深刻變革。
縱觀新中國的發展歷程,生態文明建設始終是中共治國理政的重要方面。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國共產黨人在致力於經濟建設的同時,即着手環境治理與保護工作。一九五六年,毛澤東提出“綠化祖國”這一膾炙人口的口號,號召要使祖國“到處都很美麗”。從一九五五年秋至一九五六年春,全國造林五百四十六萬畝,種植樹木二十二億株。“綠化”的思想理念可謂深入人心,貫穿新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歷史進程。
改革開放以來,在中共的領導下,中國生態文明建設逐步走上制度化、法制化、體系化軌道。一九七八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一次對環境保護作出規定,為此後的環境保護及立法工作提供了憲法支撐。一九七九年,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決定將每年三月十二日設為植樹節。從此,每年春季,黨和國家領導人參加義務植樹,從未有間斷。
持續執政生態保障
中共持續穩定的執政,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長效保障。以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實施為例,這項曾被鄧小平題詞“綠色長城”的工程,始於一九七八年,規劃期限為七十三年,分八期工程進行,旨在保護風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嚴重的西北、東北、華北地區。不言而喻,一項環境保護工程敢於以近百年為計,對當今世界絕大多數國家而言,都是難以企及之事業。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後,經濟全球化的縱深發展,雖然帶來了科技創新與經濟成就,卻亦因工業擴張導致了資源與生態環境的全球壓力。臨此世界性問題,中共十五大確立“可持續發展戰略”為中國現代化建設必須實施的重大戰略,彰顯了中共在生態問題上的政治擔當。江澤民向全黨全國發出了“再造秀美山川”的號召。在已有的三北防護林工程的基礎上,中國開展了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退耕還林工程、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長江中下游地區等重點防護林建設工程,範圍覆蓋全國九成七以上的縣。其工程範圍之廣、規模之大,堪稱世界生態工程建設之最。
對國家與世界承諾
新世紀以來,中共對生態文明的認識不斷深化。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堅持科學發展觀,強調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尤值一提的是,中共十七大首次將“生態文明”寫入黨代會報告,可謂是中國共產黨人在生態議題上作出了對國家與世界的莊嚴承諾。胡錦濤在中共十七大上強調,“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二○一二年十一月,中共十八大首次將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五位一體”總體佈局的一個重要部分。中共北京市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講師薄凡對記者表示,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推進力度之大、範圍之廣前所未有,生態環境治理成效卓著。“一是生態環境質量顯著提升;二是初步形成綠色發展方式;三是構建起生態文明‘四梁八柱’制度體系。多方參與、齊抓共治之下,生態文明理念漸深入人心,全民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明顯提高,為實現美麗中國的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薄凡認為,生態環境問題本質上為發展問題。生態環境問題在發展中產生,也需要靠發展來解決。她指出,隨着中國經濟轉向中高速增長階段,發展目標更強調質量和效益,值此節點,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佈局,是應對生態危機的必然選擇,也是中國經濟轉型的內在要求。就此而言,中共立足長遠,把握大勢,在引領中國轉型的關鍵階段,勢必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