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助力國家現代化
在河南商城縣伏山鄉里羅城村,下田插秧的並非都是本地農民,有些是來自周圍城市的遊客。這些遊客在田間插秧、摸魚、抓泥鰍,玩得不亦樂乎。為發展鄉村旅遊,里羅城村連續數年舉辦民俗文化節、農民豐收節、大別山插秧節等活動,每年吸引鄂豫皖三省十幾萬人前來旅遊體驗,年實現旅遊收入二千餘萬元。昔日落後破舊的小山村得以振興。自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後,這樣的例子在內地比比皆是。
鞏固脫貧成果
去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到,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這被外界解讀為,中國“三農”工作重心由此發生歷史性轉移。
中國共產黨誕生百年,對“農”的重視從未改變。從革命時期的農民運動,以農村包圍城市,成功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到建國後完成土地革命,及至農村家庭承包責任制成為改革開放的先聲……“農”字始終是中共執政的一個核心課題。
進入新世紀,“三農”(即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更是被作為中共工作的重中之重。自二○○四年起,中央一號文件連續十八年皆以“三農”為主題。
自二○一七年十月十九大報告中首次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後,中共對此進行多次工作部署。二○一八年與二○二一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均以鄉村振興為主題,“十四五”規劃中也納入了鄉村振興的相關內容;二○二一年二月,國務院直屬機構國家鄉村振興局正式掛牌;二○二一年四月,《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獲表決通過——中共對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目前,鄉村振興的制度框架與政策體系已經基本形成。
習近平指出,要切實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各項工作,讓脫貧基礎更加穩固、成效更可持續,並提出多種舉措。其中特別提到,對脫貧地區設置五年過渡期,做到“扶上馬送一程”,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
脫貧與鄉村振興是一體兩面的關係。脫貧是鄉村振興的基礎,鄉村振興是脫貧的升級與延續。鞏固脫貧基礎,防止脫貧後再返貧,需要將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做好銜接。脫貧解決的是絕對貧困,但相對貧困仍然存在,需要依靠鄉村振興來解決。
中國問題所在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副主任、教授曹立認為,鄉村振興戰略是開啟現代化新征程、建設現代化強國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的問題就是“三農”的問題,“三農”的問題解決了,中國的問題便迎刃而解。目前,中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約六成,仍有四成的人,即五億多人生活在農村。讓這些人邁入現代化,必然會對中國的現代化起重要作用。
曹立認為,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國內循環是主體,其重點是城鄉循環。構建新格局的潛力和後勁都在“三農”。圍繞“三農”的現代化,提高農民收入水平,釋放消費空間;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帶來投資空間;打破城鄉間制度性約束,消除生產要素流動阻礙,促進城鄉一體化。農村的活力與發展空間是巨大的,這也是下一步城鄉循環構成未來經濟發展的活力與空間所在。
鄉村是中華文明的根,鄉村興則中國興。百年後,中共再次以“農村包圍城市”佈局現代化建設,具有前瞻性地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也必將引領中國成為現代化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