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氣概
和女性的溫馴賢慧等美德一樣,男性氣概也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社會對男性氣質的長期塑造。男性氣概的顯現大多時候是一個男性為了“證明自己是個男人”。
在父權社會下,男性從小就被教育不能輕易流露情感,“男兒有淚不輕彈”、“男子漢大丈夫”,這些都是男子氣概的標準之一。以至於現在有些男性身上有中性氣質,也會被貼上“娘娘腔”、“乸型”這類歧視性的標籤。相對一部分傳統女性的嘲笑,中性氣質的男性所受到的排斥與反感,更多是來自男性群體,但如果是一個男性氣概膨脹到要對弱者施加暴力,則認為是很“爺們兒”的行為,象徵着男性通過身體力量上的優勢獲得權力。
男性氣概到底怎麼了?在社會過度強調男性的“陽剛之氣”前,需要探討的是男性氣質如何被想像、被讚美和鼓勵,暴力如何在一代又一代男性中傳遞。男性氣概與女性傳統美德有着異曲同工之“毒”,因為是傳統所推崇,所以一直被當成標準,被傳揚、被歌頌。我們甚至從來沒有質疑過,那些歌頌本身也是陷阱。
格雷森 · 佩里在《男性的衰落》裡這樣說:“有時,男子氣概就像一件束身衣,從各方面限制男人的自我解放。男性迫切想要主宰一切,但他們也可能忘記,自己首先是一個普通人,特別是在心理健康方面。他們渴望成為男子漢典範,因此可能無法讓自己在更高層面收穫幸福。”
有的男性在“男性氣概”中獲取滿足,在社會階層上看,越是底層的男性越容易用一種富有男性氣概的剛硬姿態來“補償”他們在社會階級上的劣勢。也有男性對男性社會裡的“對強勢的無限崇拜”、“忽略和壓抑自我感受”、“無限追逐成功”、“不可脆弱”等感到痛苦。如何跨越性別的高牆,消解性別意識的墨守成規,對女性來說是個漫長的過程,對男性也是。
葛 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