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1年06月20日
第B11版:閱讀時間
澳門虛擬圖書館

人間相約事春茶

《歷代茶器與茶事》 作 者:廖寶秀 出 版 社:故宮 出版日期:2017年12月

人間相約事春茶

春日周末,清心靜坐,品春茶,讀茶書,觀茶器,賞茶畫,探茶史,一本《歷代茶器與茶事》在手,思緒越千年……

誠如本書作者所言:“品茶,是生活,是文化,是藝術,是時尚,也是人類共通語言。”全書按“茶事導讀”、“唐宋茶事”、“明清茶事”、“茶事瑣談”、“茶事特展”五部分編排,作者以“如白描一般”的敍述手法,引領讀者“穿梭”於古代茶事活動的多個場景之間,了解不同朝代的古人使用的茶具、茶器,準確還原當時各種茶器的形制與功用,精妙解析歷代茶畫中的茶事細節,再現古人飲茶方式的興致與情趣,並配以三百七十餘幅展示歷代茶器、茶畫等精美圖片,呈現了一幅宏大的中國茶文化歷史圖卷,讀來令人賞心悅目、趣味盎然。

作者係台北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北京故宮博物院古陶瓷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日本國立京都大學美學研究所共同研究學者,著有《典雅富麗——故宮藏瓷》、《茶韻茗事——故宮茶話》、《華麗彩瓷——乾隆洋彩》、《也可以清心——茶器 · 茶事 · 茶畫》等。一九七九年,作者入職台北故宮博物院任職日文導覽,為來自日本的各方專業貴賓講解館藏文物精華,由此開始對其中的陶瓷藏品進行研究和考證,寫出對歷代名瓷、茶器、花器的研究心得與成果,陸續發表於台北《故宮文物月刊》、《國文天地》、《三希堂茶話》等刊物。這些文章於二〇一〇年結輯成冊,以《茶韻茗事——故宮茶畫》為書名在台灣出版,獲得頗高讚譽,數次再版添印。本書是在台灣原版圖書基礎上由作者修訂增補相關內容後在內地推出的新版本,至二〇二〇年五月已是第四次印刷,亦可見其廣受歡迎之程度。

在書中,作者利用其遍閱兩地故宮及各地博物館有關茶事文獻、藏品的便利條件與機會,使用器物、文獻、書畫相互印證的研究方法,如實還原唐宋至明清的飲茶風尚與品茗場景,對其中出土及存世的茶器可謂如數家珍,令讀者真切感受到古代最高製作水準的茶器之形制與材質。作者無論講茶器、茶畫還是茶事、茶史,字裡行間可讀出隱含其中之古人對茶的詩意體悟與藝術感受,習茶中的諸多困惑與難題,亦在這種藝術與詩意的薰陶中,逐漸開悟。

在伏案研究之餘,作者亦追尋古人足跡至當今現場作實地考察,武夷山的御茶園、惠山的天下第二泉、虎丘的天下第三泉等,在書中都有涉獵。在對虎丘的多次探訪中,作者發現現存多處遺跡與明清繪畫中的景象甚為接近,如沈周所繪《虎丘十二景》中憨憨泉之位置,就與現今遺址幾乎一致,由此亦為讀者提供“古有畫可賞,今有景可覽”的兩全之宜。書中還以唐宋明為例,設專篇介紹中國與日本茶道器用文化之比較。

本書對被稱為“有清一代最具代表性的識茶哲人”的乾隆皇帝着墨甚多,其亦是唯一在現存歷史檔案中留下具體建茶室、製茶器且有圖為證之人。可以說,少了乾隆皇帝,清代茶文化發展史是不完整的。書中將描繪乾隆御製茶舍“竹爐山房”的畫軸局部放大,可見室內架子上有件上圓下方的器物。經作者考證,係竹製茶爐,其內填泥,以松枝助燃,煮泉水泡茶。這種素雅簡潔的茶器,有別於宮廷使用的華麗彩瓷,是乾隆結合自身品茶哲理,為茶舍特意配備的。

據書中記載,唐朝文成公主進藏和親,將漢人喝茶的習慣帶入吐蕃。後又經“茶馬互市”,茶逐漸與游牧民族喜好乳品之習俗相結合,變身為奶茶,並成為入主中原後的清宮日常不可或缺的飲品,以至各種慶典、祭祀、筵席招待等隆重場合以及用餐前都需舉行賜進奶茶儀式。相對於現在流行的甜味奶茶,清朝的奶茶多了些“粗獷的鹹”。

最後,讀者可留意觀察本書封面,可見其左上角位置有一個指甲大小的茶壺的凸起壓紋圖案,這是作者特意要求出版社加上去的,原因有二:“這個茶壺壓紋的原型是明代宜興窯紫砂時大彬款大茶壺,相傳是當年把中國的煎茶道帶到日本的隱元和尚帶去當地的一款茶器;其次,這把茶壺的樣子還不錯,而且來源是可靠的。”

司徒一凡

2021-06-20 司徒一凡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26947.html 1 人間相約事春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