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1年06月17日
第C04版:演藝
澳門虛擬圖書館

一份永遠做不完的功課

《未境作業 · 挫敗之慾》 (圖片來源:澳門藝術節官網)

導演莫倩婷與三位歐洲導演在zoom討論

一份永遠做不完的功課

近年來積極推動共融藝術的石頭公社,由《世界和我怎麼樣》(二○一八年)、《未境作業》(二○一九年)、參與澳門藝穗節的《Todos Fest!》頭炮作品《末世未境》(二○二○年),到上月於澳門藝術節圓滿演出的《未境作業·挫敗之慾》,一路嘗試和探索,面對的困難終歸是如何打開大眾對身心障礙人士站在劇場舞台的接納和審美。

未境作業,就如一個系列框架,“溝通”和“表達”是系列的創作骨幹。框架,是自己給自己的,好讓遵從自己的創作思考和信念。

《未境作業·挫敗之慾》乘着探討身心障礙人士的“話語權”和“可觀看的身體”為基礎,八位本地身心障礙演員再次與前年《未境作業》相知的團隊合作,包括瑞士Theater HORA演員、德國音樂家Chris Weinheimer、瑞士知名劇場導演Michael Elber和德國導演Carl Ludwig Hübsch。在疫情下什麼都說不準的日子裡,透過zoom網上排練,演員得學習如何使用電子產品、在多種語言的語境下溝通,並且從他們熟悉的舊法院大樓黑盒劇場走進更大的場地:澳門文化中心小劇院。

面對更多觀眾的勇氣

一直伴隨這八位演員專業成長的演教員林詠欣(Jojo)表示,演員們面對文化中心更大的觀眾席,抱着更大的得失心,臨場比平時排練靦腆,亦比較介意誰來觀看他們演出,除了不斷給予鼓勵的說話,導演莫倩婷(Jenny)也作一些舞台上的處理,Jojo說:“演出中有一段是一位演員獨自站在台上,試着跟手機中的siri溝通,導演安排了沒有燈光的處理,好讓他更有自信完成這段演出。此外,演員們亦努力去克服這些信心方面的困難,這一點讓我感動。”

Jojo亦分享,今次能夠參與澳門藝術節,並到文化中心演出,是一件讓主創和演員們感到很高興的事,但當她留意到,比起今屆其他藝術節的節目,《挫敗之慾》的票房確實比較緩慢,她有感而發:“共融藝術在澳門的發展比較落後,因為可能一位不常入劇場的觀眾,要他們花錢買門票去觀看特殊人士表演,原來都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他們可能覺得這些演出不需要在藝術節看,可能在其他嘉年華式的活動也可看到。這個存在於社區藝術和或一般藝術的隔閡,亦讓我有少許失望,彷彿身心障礙人士就‘應該’回到他們的空間。”

但這份緩緩向前的步伐,卻給予Jojo另一種啟發:“雖然看到這些情況感到有些失望,但這更讓我了解到,我們應該在這個範疇更努力去做,希望讓更多人去聆聽和接觸身心障礙人士。”

劇場作為包容場域

另一位演教員關若斐分享到,今次演員們透過zoom,在三個星期裡密集排練,真的非常不容易,她感到演員們成長了不少:“經歷了幾年的合作,除了對劇場演出的重視之外,我認為他們作為一個演員的專業態度也提升了許多。他們在過程中擁有技巧、表演詞彙、心態上的成長,眼光也擴闊了,這些改變未必能於演出中讓觀眾看到,而觀眾也沒有責任去欣賞他們的改變。但作為他們表演藝術路上的同行者,我認為過程才是最珍貴,我也很慶幸自己這幾年來能夠參與其中。”

導演Jenny表示,再次跟三位資深的歐洲劇場大師和瑞士演員合作,令她獲益良多,亦更深入感受到共融藝術能夠開闊審美眼光:“很多時候,我們覺得一個表演應該是這樣那樣,演員應該有一個該有的樣子,才可以叫做好的演員。說到審美標準,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眼光和想法,你可以喜歡或不喜歡表演。但最重要的是,是否達到某一個標準的表演才可以被觀看?”

她亦深信藝術的力量:“在社會中,我覺得欠缺的是溝通,如果這個演出令觀衆對台上這班演員好奇,對我來說已經是成就。我深信,藝術不能包容到的,這個社會都不能包容到。”

娜 娜

2021-06-17 娜 娜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26340.html 1 一份永遠做不完的功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