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究是要離去的
看了《離去》,心中有股鬱悶情愫揮之不去,現實與虛幻糾纏;就像劇作中男主角的一生,被模糊了邊界的現實與虛幻纏繞不清。
這種人生狀態,似乎註定成為一個悲劇;但在角色眼裡,能成為“李爾王”化身、能融入莎士比亞戲劇人物狀態中活着、能成為莎士比亞戲劇研究權威,何嘗不是人生喜劇!演變成悲劇,不過是因為他的身體與智力日走下坡,未能配合他一直站在台上演完這一生而已。
這一齣看似悲劇,卻似乎有了一個喜劇的結局——理解並成全了其一生的太太去世了,男主角頓失心靈依靠;但慶幸他那個與李爾王小女兒同名的小女兒回家了,且願意每天為他誦讀劇本,於是,生活暫且如常地“演下去”。
劇本的現實意義是明擺着的,人口老齡化、老人失智症、子女贍養責任、家庭與工作的矛盾等等,放在哪裡演都能一下子引發台下的共鳴。面對失智老父,三個女兒的處理方式成了下半場的焦點;我不想批評劇中的女兒,面對家庭和自身窘境,該由誰去承擔這個責任?誰有力承擔這個責任?任誰都難以作出抉擇、任何抉擇都難以兩全其美。
好的劇本不會只有一種解讀,它該是多維度的。離我們而去的,除了生命,還有情感、智慧,以及名利。被迫着離去是一種狀態、依依不捨地離去也罷、清醒地離去似乎更好。
假設,《離去》的男主角不那麼迷戀舞台、不那麼迷戀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早一點抽身回歸家庭、多一點時間給妻女,結局又會怎樣?正如劇中反覆出現的對白:“每個人都是人生舞台上的角色,上台下台,各有其時。”若明白到我們終究是要退下舞台的,無論人世間、名利場,多麼的迷戀也終究成為虛空,就不如在清醒的時候早早抽身,才不致於呆站台上成為笑話、才不致於與家人失了情感關聯而遭嫌棄。
花 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