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教育活水 傳非遺文化
關帝誕、杏仁餅製作技藝、葡萄牙土風舞……相信在澳門生活過一段時間的人,應該都聽說過這些傳統節慶和藝術特色。其實,這些都屬於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截至二○二○年六月,澳門共有七十個項目被列入非遺清單,這些寶貴的文化財富既是澳門城市的靈魂,也是澳門人的精神根基。然而,澳門年輕一代對這些非遺的了解又有多少呢?
非遺作為一種活態文化,其文化內涵容易隨着社會歷史的變化而被人們遺忘。為了使非遺文化源遠流長,大部分地區都開展了“非遺進校園”活動,將非遺文化的發展與學生個人的成長相結合,借助教育為非遺的發展提供生命力。
中國著名教育家葉瀾曾說:“只有通過對青少年進行文化培根,才能由此而生熱愛的人,才是有根的人,才能更好地走向世界,才能在面向異國文化時真正吸收有利於本國文化生長發展的營養,增強民族文化的創新與發展能力。”筆者對此甚為認同,非遺的傳承應當是如今澳門青少年的一堂“必修課”。
澳門在非遺進校園的推廣上已作出了不少努力。例如,二○一八年文化局推出“Fun享文遺”系列講座,向中小學生介紹文化遺產的價值和《文化遺產保護法》的主要內容。此外,澳門文物大使協會每年亦會舉辦徵文比賽、校園巡講等活動,提升學生對非遺的興趣以及加強學生對非遺的認識。二○一九年,鄭家大屋獲“世界遺產青少年教育基地”稱號,一系列的文化推廣活動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成績。
然而,上述活動大多是將部分非遺保護項目/知識,以展示或講解的方式介紹給學校師生,或難以與學校的教育深度融合,也較少進入中小學的課堂和教材,使非遺由知識普及走向文化傳承、技能傳授、學術傳播的方向發展。因此,筆者認為非遺進校園若能與學校教育深度融合,貫穿幼兒教育、中小學教育、高等教育,或許能從根本上提升本澳學生對澳門文化的認同感,使非遺實現長遠且漸進式的傳承目標,對此,筆者有以下拙見:
幼兒教育是培養兒童對地區文化熱愛之情的啟蒙階段,幼兒一般是通過所在環境的耳濡目染,感知傳統文化。因此,在這個階段,可以借鑒藝術教育的方式培養幼兒對非遺的興趣,例如對粵劇、土生土語話劇、鹹水歌、木雕等傳統技藝進行挖掘,選擇適合幼兒生理、心理接受程度的非遺內容和樣式,使幼兒感受非遺、體驗非遺。
在中小學教育裡,非遺可以作為一種文化教育,增強學生的文化認同感,改變社會中非遺以“家庭教育” 為核心的傳承方式,而通過編訂非遺課程教材、開展非遺主題課程、聘請非遺傳承人進校園教學等形式,更系統化地傳授非遺知識。其中,課程類型可進一步拓展,除了知識普及型課程外,學校還可開展參與式課程(即學生參與實踐的課程,如開展研學活動)、融合性課程(將非遺與校園生活相聯繫的課程,如太極拳/詠春拳/蔡李佛拳與校園體育課/體育活動相結合),讓非遺與學校教育的結合形式更多元化。
高等教育中的非遺教育則可承擔技能傳授、學術傳播的任務。非遺納入大學教育,不僅能培養學生的文化認同感,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成為非遺的傳承者與創作者。在大學裡,可以透過開設與非遺相關的理論課程,結合地區的特色而開設特色學科/專業,將非遺傳承向學術化方向發展,為澳門的非遺培養更多專業人才,從本質上保護澳門的文化遺產。
引教育活水,傳非遺文化,非遺的傳承離不開青年一代的接力,而青年一代的文化接力則需要透過增強文化認同感去實現。筆者深信,將非遺全面、系統地納入現代學校教育體系,便是在培育青年一代對非遺文化的認同感。大中小幼學生對文化的認同是一種根的認同,文化的根唯有在一代人的心中發芽,才可誘發出非遺延續流傳的生命力!
梁植森
(澳門大學教育學院黃素君副教授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