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需要故事——觀《大堂巷7號睇樓團》
十年前在盧家大屋做大學生兼職,協助維持參觀秩序、非遺工作坊以及協調導賞員介紹盧家大屋等工作。本屆澳門藝術節演出《大堂巷7號睇樓團》讓我再次回到這間大屋,換了身份,是劇場觀眾也是有意“上樓”做業主的顧客,再重溫這個地方一磚一瓦的故事。
《大堂巷7號睇樓團》每場限定六位觀眾,化身為有意成為盧家大屋業主的客戶。地產經紀(高凱琳飾)帶着大家參觀“單位”。其間,盧家大屋主人一代華商盧華紹之妻歐陽氏(梁建婷飾)在大屋中穿梭出現,述說着故人往事。
於是,短短四十五分鐘的演出,在大屋中就有了當下和過去的時空矛盾、地產和舊業的價值衝突。演出中,地產經紀對大屋的認識流於表面,對於空間的想像局限在開舖營商和置業升值等地產規劃,而歐陽氏則念念不忘盧家興衰和列祖後裔在大屋的往事。觀眾在同一個空間,了解到兩種截然不同的論述。就如曾經參觀過真實樓盤的人,會對住宅空間存在幻想,被樓盤廣告銷售的是對未來生活之美好嚮往;相反,作為一座文化遺產,歐陽氏口述的大屋歷史片段,代表的是一種對過去生活狀態的珍重眷戀。
此外,光影設計是這個演出第三種敘述。演出在晚間進行,燈光除了協助切換地產經紀和歐陽氏兩者之間的時空,也是重要的敘事語言:光透過滿洲窗投射在房間中的七彩斑斕、灰塑雕飾在光投影技術下活靈活現,還有神樓上映照的花與圓月。大屋的存在本來就是一種訊息,建築特徴細節因為光影更加突出,彷彿有生命一般,訴說着百年大宅設計上的別出心裁。
於是,經紀、故人和光影三方面的自說自話,分別賦予了三重意義。就如《大堂巷7號睇樓團》的名字,演出沒有直接使用“盧家大屋”這個大家較熟悉的稱呼,而大屋本來就有自己更加富麗堂皇的名字“金玉堂”。劇名用地籍上的“大堂巷7號”來命名,編號是後人方便地址辨識和管理之用,在這個演出的框架下,又增添幾分豪宅樓盤的玩味感覺。一個地方的命名故事,已經隱含着不同社會脈絡之下對其的理解和表述。
記得兼職工作期間,聽過很多次導賞員解說這座文物的建築設計、修復工作和歷史背景等資料。而我遇過最特別的一次導賞,是一位來自香港的旅客參與導賞期間,稱自己數十年前在這間大屋居住過,和導賞員互動交流。她說那時大屋住進很多戶人家,憶述着房子間隔是如何被切割,讓我們聯想到當時的生活環境。大屋被重新修復,這位人士可故地重遊,顯得格外興奮。生活的印記隨着時間的流逝,獲得新的詮釋,盧家大屋從被他人佔用居住,到重新修復對外開放以來,經歷了多少故事。《大堂巷7號睇樓團》不是這裡第一個演出故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能有更多故事的發掘,相信是一座文物被最好對待的方式之一。
夜幕低垂,散場後大堂巷的人潮已退,但是熟食檔和餐廳傳來的味道,混雜在初夏濕熱的空氣中。那些熟食檔的香味沒有改變,原來已成為我對盧家大屋記憶中的一部分。在大門前,禮貌婉拒捧着一碗碗牛雜的參觀者進場,是那時工作的日常,回想起來,某種程度上我也算稱得上保護文物的最前線。《大堂巷7號睇樓團》固然未能讓我成為豪宅業主“富貴榮華”,卻能夠回憶自己和這個地方會心微笑的軼事,更加彌足珍貴。
(稿費捐澳門日報讀者公益基金)
梁偉鍵
場次:2021/05/14 19:30
地點:盧家大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