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敖德薩
巴別爾是猶太人,出生在俄國(今烏克蘭)敖德薩城猶太人聚居區,父親是經營農業器具的商人。和大多數猶太家庭一樣,父母一心想把兒子培養成生意人。九歲時,巴別爾就被送入商業學校。但正是在那裡,他愛上了文學。
學校的法語老師是一位法國“外教”,他和巴別爾一起熟讀法國經典文學作品。十五歲起,巴別爾就以法語寫小說。他後來因為種族問題無緣入讀敖德薩大學,考入基輔商業財經學院。那時的他對文學的愛更是無法抑制,已開始在雜誌發表小說,從“商”轉向了“文”,而且文筆簡潔,自成一體。用愛倫堡的話說,“巴別爾不與任何人類似,他永遠按自己的方式寫自己的東西”。
只活了四十多歲的巴別爾很多作品都丢失在動亂中,存世的作品不算多。但家鄉敖德薩卻一再出現在他的作品或日記裡。對於故土,他有極深的眷戀。
——敖德薩怎麼樣了呢?憂傷。
——為什麼我會有難以排遣的憂傷?因為遠離家鄉。
——我想念敖德薩,心都飛回去了。
和上篇我曾提到的:“鍋裡正在煮豬肉,熱氣騰騰的,像是從遠方故鄉的村子裡飄來的炊煙,勾起了我孤身在外、飢腸轆轆的鄉愁。”
他的短篇小說集《敖德薩故事》中,有一篇就叫〈敖德薩〉。
居住在這座城市裡,生活輕鬆,光明。
敖德薩的春夜是甜蜜的、令人陶醉的,金合歡樹的芳香沁人心脾,月亮將其令人傾倒的銀輝均匀地鋪在黑沉沉的海上。
正因巴別爾對故土的講述,令敖德薩成了俄語文學史中的一處名勝。當然,巴別爾對於敖德薩的男男女女也有着幽默的描述,這個,下回再說。
(讀巴別爾 · 三)
註:敖德薩城,烏克蘭重要的物資集散地及貿易港口,位於黑海西北岸。
谷 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