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1年05月30日
第A06版:澳聞
澳門虛擬圖書館

維修員憂歸責不清住戶當災

電梯維修保養、檢驗分家或導致歸責不清。

發生意外爭拗勢拖延電梯運作

維修員憂歸責不清住戶當災

【本報消息】有資深電梯維修保養員表示,升降設備法律制度立法後,電梯運行安全證明書將由維保實體改由檢驗實體簽發,但檢驗實體只負責年度檢驗,不同維保實體每月派員檢查電梯情況。擔憂日後發生電梯意外時,尤其涉及人員傷亡,維保及檢驗實體將“口同鼻拗”,責任歸責難釐清,或拖延電梯的維修及恢復正常運作,影響住戶。

現保養員年齡偏大

從事電梯行業逾二十年的黃先生表示,對升降設備法律制度期待多年,支持當局盡快立法。諮詢文本建議,維保公司至少要聘請一名維修技術員(註冊工程師)及一名保養員;而檢驗實體至少聘請兩名技術指導員及四名檢驗員,兩者均須由在工務局已註冊的電機、機電或機械工程師擔任,且須分別擁有至少三年及一年的安裝、維修或檢驗升降設備經驗。

立法後業界要負責近萬部電梯設備的保養、檢驗、急修、整改等工作,有業界估計約需要七百多名工程師、六百多名保養員。而現在全澳電機、機電及機械工程師約有九百人,但在工務局註冊的這類工程師只有三百六十九名,認為立法後工程師人員缺口甚大。而現時任職的本地保養員約一百五十名,且大多年齡偏大,並有外僱補充。

若有爭執拖延維修

黃先生指出,二○一三年出台的“電梯指引”,是由維保實體負責日常維護及年檢,並簽署俗稱的“行車立紙”(電梯運行安全證明書),第三方檢驗實體負責抽檢。而諮詢文本則建議由檢驗實體負責年檢,並簽署“行車立紙”。

黃先生相信政府引入獨立第三方檢驗實體,是希望被檢驗設備的檢驗報告更有獨立性。但擔憂會出現責任歸屬不清的問題。指現時維保實體會每月派員兩次檢查電梯,確保安全。若日後改由檢驗實體簽“行車立紙”,若到時出現電梯事故,應該是由維保抑或檢驗實體負責?當雙方爭執不下,政府委派第三方實體評判對錯,勢必拖延故障電梯的維修,電梯停運將嚴重影響住戶日常生活。第三方機構的檢驗費是否由小業主埋單?有行家質疑,一年工作經驗的“初哥”工程師是否具備足夠相關專業能力,以保障電梯檢驗的安全性?

冀建系統培訓制度

黃先生認為,電梯指引實施約八年,行之有效,只是抽查數量過少,主要抽查政府及大型企業電梯等,其他私人大廈較少抽查,還有一大部分舊樓以及商場等公共場所才是存在最大電梯安全隱患。建議政府優化現行電梯指引,仍維持維保實體簽署“行車立紙”,並加強監管及抽查。

黃先生並提到,由於歷史原因,有部分人員以往在內地修讀的機電或電機學歷為三年制,但不獲澳門認可,無法成為相關工程師,人數一百多人,大多已在電梯行業工作多年,是有經驗的“老師傅”,但日後立法後將打回原型,或可能因此失業,期望政府能認真關注該問題。又指社會對電梯從業員的專業技能及服務態度,安全意識等要求越來越多,但從業員社會地位卻不見提高,希望社會反思;並建議政府正面引導,投入資源,建立系統培訓制度,幫助從業員向上流動。

2021-05-30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22409.html 1 維修員憂歸責不清住戶當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