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體裡的處世之道
“天呀,真有這樣白痴的事嗎?”“太好笑了吧”“不能只有我看到”……每次在社交平台上看見類似這些語句時,我總會提醒自己:細心觀察、審慎思考,以免在有意無意間成了事情的“推手”而不自知——是的,以上這些語句都會成為事態往某一方向發展的推手,但比起“推手”,我更想強調的是“有意無意”。
你或會好奇:每個人在社交平台上的一字一句,都是由他們自己親手敲鍵盤而寫成,怎麼會是“有意無意”?無可否認,敲鍵盤、打字這一行動確實是由留言者自行完成,只是過程中起着牽引作用的元素,絕對不容忽視,那就是:情緒。
情緒,在你所不知道的情況下現身
近來有兩宗在社交媒體廣為流傳的事例,正好可以看出情緒在整個傳播過程中的巨大作用。
其一是台灣的“鮪魚之亂”。這事指的是日本知名連鎖迴轉壽司食店“壽司郎”在台灣舉行優惠活動,但凡名字中有與“鮪魚”同音同字眼的顧客,就可享優惠:同音一字可享九折,若同音二字則可享五折,若名字為“鮭魚”者即可全單免費。商家這一舉動,固然是看中“鮪魚”二字與其業務的相關性,亦認為此二字生僻,最後只會有少許顧客能享受折扣,是個搞搞噱頭的宣傳活動。怎料有貪玩者看中政府規定的改名限額,認為值得用上自己三次改名限額中的一次來換取是次免費優惠,結果,當第一位“鮪魚”成功憑着其名字獲得優惠且被報道後,消息就在社交媒體上如病毒一般瘋狂傳播,人人爭相分享,更認為“為優惠而改名”一事相當可笑而大加嘲諷,然而,改名熱潮並沒有因為網上這些負面的批評而止住,反是令人更賣力地去構思獨特的“鮪魚”用詞配搭。最後,“鮪魚”熱潮被各地媒體爭相報道,且據媒體統計,因是次事件而出現“鮪魚”先生或小姐超過一百三十五人。
其二是小米的新品牌標誌。事緣小米集團的行政總裁雷軍在三月的發佈會上,宣佈要以新的品牌標誌來迎接企業的下一個十年;但因為新標誌的用色、主要元素都與舊有的相差無幾,不少網民覺得只是將方正的邊角修成橢圓,根本沒有改動,質疑該企業花了三年,用上七位數字、邀請日本名設計師原研哉等安排,不過是被騙錢、被作弄,更大呼“雷總醒醒”。但事件並沒有隨着發佈會完結而告終,不少公司趁機“抽水”,改動自家的品牌標誌,甚至製作影片來揶揄小米,試圖趕上這一浪的討論熱潮,在相關討論所引起的龐大流量中分一杯羹。
這兩件事的起因、內容、性質不同,但同樣能引起網民的熱烈討論,原因就在於網民在過程中所投入的情緒——在這兩宗案例中恰巧都是蔑視、嘲諷,甚或帶點對當事人的幸災樂禍,就如覺得壽司郎的思考不周,只能虧本買教訓、小米集團因為貪慕設計大師的名氣,活該被騙,然後,大家都透過表達對事件的難以置信,或指出當中的“愚笨”細節,將自己與當事人劃出一道明確的分界線,而當越來越多人參與這種“表態”,大家被這種風氣帶動,原本微小的蔑視和嘲諷就會匯合成一道龐大的情緒漩渦,將更多人捲入其中。到頭來,這些潛藏在留言、分享、轉發間的情緒,就會疊加成連當事人都驚訝的巨大迴響,一發不可收拾。
看罷兩宗事例,你或會記起自己也曾在相關的帖文中按下表情符號、留言,或直接分享;也有可能是完全相反,為自己完全沒有參與其中而覺得事況可笑。但無論是前者或是後者,我們對社交媒體的狂熱程度以及社交媒體對現實生活之影響程度,相信都不能無視;話雖如此,不少人卻至少無視了參與其中的兩件事。
情緒反應及其後續發展
首先是我們的情緒反應會將事情導向一個怎樣的方向及結果。
當情緒漩渦將資訊推送至你我眼前時,往往已經包含了一定的價值批判,而在強大的群眾壓力當前,要保持心境澄明,做到獨立思考、力排眾議,絕非易事。相比之下,更多人會對眼前的內容照單全收,甚至添鹽加醋,繼而為着自己見解的精闢獨到而自滿。但正當大家都以為事情已在自己按下“確認”鍵一刻就完結時,事實卻並非如此。
事關社交媒體的運作其實就是一連串的演算法,一旦你留言、轉發,就會令該資訊變成相關內容得以繼續傳播的“燃料”。換言之,你的種種反應,不論是褒是貶、是正面抑或負面,統統都能被加以利用,令有關資訊得以不斷流傳,大收傳播之效。就以上述兩宗事件為例,壽司郎確實要在店面送出比原定計劃多出不知幾倍的免費優惠,但它憑着是次“鮪魚之亂”所賺得的人氣和討論,早已是千金難買,難怪有傳聞指其有意推出“鰻魚”、“鮪魚”優惠活動,只是屆時反應會否有如今次熱烈,那就另當別論了。同理,小米在“值得與否”的論爭中得到前所未有的人氣,經此一役,其品牌認知度高出了不知多少倍,單計這點,七位數字花得相當超值了。
累積傷害與消失的同理心
其次,就是這些情緒會為當事人帶來潛在傷害。
就以上所言,資訊在傳播過程中夾雜了既定的情緒和價值批判,而我們在參與過程中亦會受其影響而加入自己的想法、言辭;就在你一言、我一語之間,情緒會不斷累積,用詞亦越加狠毒。然而,網絡上的資訊卻並非只有如“壽司郎免費優惠”、“小米換新品牌標誌”之類本來就已是公眾場域的討論話題,社交平台之所以得名,正正因為其基礎乃是人與人之間的社交網;也就是說,除了大企業、大品牌之外,還有一個又一個真真實實的人參與其中。不過,網民的毒舌特性早已被平日那些看似無甚特別的資訊訓練得非常熟練,無論大公司的醜聞抑或普通人的私事,言辭的尖酸亦不減半分。
我相信,這樣的尖酸並非事出無因。一是因為網絡世界半匿名的特性——是的,半匿名,雖說在操作上,你可以使用完全虛構的身份來登記賬戶,然後暢所欲言,但實際情況裏,絕大多數人都是以真實賬戶來登記,並在平台上公開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內容,如相片、行蹤、身邊人等等,所以真正的匿名很難存在,但大家卻依然相信自己能“隱身”,故極盡涼薄。二是因為我們在瘋狂毒舌的當下,都將當事人想像成一個與自己絕對無關的“他者”,隔開了應有的同理心或可能存在的人際聯繫,甚至不會想像這個被自己狠批的當事人,其實可能與自己有關,更遑論去想像他或她接觸到這些內容時可能承受的傷害。那些在現實世界中規範我們思想、語言的倫理標準、道德責任,全都消失殆盡;剩下的,就是被無限放大的人性陰暗面。
目中有人,心中有度
情緒反應的力量可以如此龐大、人性的陰暗可以如此可怕,那在社交媒體的世界,我們是否已經無事可為?
我不同意,或者說,我不想同意,因為在巨大而冰冷的機器面前,我始終相信個體的力量。社交媒體再大再兇,始終也是由“社交”組成,而社交的根本元素,就是一個又一個獨立的人,所以,與其說我們如何被社交媒體操縱思想和行為,倒不如反過來問:我們可以怎樣做,來建構一個更和諧,更樂為大家所見的社交媒體?有人選擇“社交移民”,轉移到其他更以人為本的工具之上;有人選擇只看不說,讓情緒傳播止於自己;有人選擇“社交排毒”,離開網絡回歸真實。當然別忘了,更有來自各國政府的參與:政權已經意識到網絡世界言論所能帶來的影響,嘗試訂立法律以作規管、監察,當然,這些控制的尺度如何掌握,又是另外一個值得大家深思的題目。
我相信,假如我們願意在網絡世界維持在實體世界中與人相處時的真誠、良善,面對資訊時能保有同理心,發言、行動時能三思而行,社交媒體也會慢慢地變得美好。話雖如此,我們卻不能認為變好這事會是一個必然的結果,因為就如在現實世界裏,有人可以埋沒良心、為非作歹,網絡世界同樣會有人選擇作惡;那就先求諸己,再思考如何影響身邊人,繼而將這正面的影響逐步擴散。
理想的社交媒體是怎樣?回答之前,或者先要問:我們願意在網絡的社交世界裏,當一個怎樣的人?
高 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