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爾賽”或“牛而曬”
許多老牌子喜歡以曾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自詡,尤其是各種酒類。其實,一九一五年於三藩市舉辦的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上,金獎只是三等獎,一等獎是大獎章,類似本澳的大蓮花勳章,二等獎是名譽獎章,此外還有金、銀、銅獎以及口惠實不至的口頭表彰獎。整個博覽會期間,共評出二萬五千五百二十七個獲獎產品。中國展品獲獎章一千二百一十八枚,且確有酒類獲得大獎,但不是紅出天際的茅台酒,而是低調可人的高粱酒、汾酒等。
世博會就是為了讓全世界各國“凡爾賽”或“牛而曬”一下各自的最新文明成果(筆者按,凡爾賽為潮語,意為漫不經心地炫耀,牛而曬乃筆者自創),以推動國際交流、世界貿易,並增加相互認識,牛的知道自己有多牛,弱的知道自己有多弱。是騾子是馬,拉到世界舞台上遛遛,總比夜郎自大、井底蛙鳴要好。
自航海大發現開始,人類走向了全球化進程,萬國博覽會是全球化的縮影和助燃劑。伴隨全球化進程,國際組織與國際標準應運而生。萬國博覽會不僅是“凡爾賽”會或“牛而曬”會,也有類似奧斯卡金像獎式的選優評優功能。巴拿馬博覽會就設有評委、“審查”等職。
美術館評委紐豪斯認為:“離精彩的日本美術館不遠處便是中國藝術館。中國藝術館令人無比遺憾。展品呈現的色彩一片混亂,完全沒有東方藝術的純熟。”有“女審查”至工藝館參觀,斥責中國工藝裹足不前,“猶熟睡耶”。當時中國的絲綢、茶葉銷路幾乎被意大利、日本等國阻斷,並非材質不好,而是因為製作工藝不佳。其時為民國北洋政府時期,中國百廢待舉。從評委、“審查”的意見中,可以窺見國際標準的端倪,如創新意識、“純熟”的工藝與均衡協調的美感等。
龔 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