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樣之王
自一九八六年起使用電腦創作音樂的Carl Stone,過去兩年發行的三張專輯,無疑讓更多新一代聽眾認識這位電子原音作曲、現場電腦音樂的重要開拓者。
早年他就讀加州藝術學院時,曾負責將圖書館的黑膠收藏轉錄成卡帶備份,讓他接觸到許多不同聲音,大大開啟他的音樂世界,養成他處理素材的敏銳度。從最早運算速度緩慢的陽春器材軟體,到今日毫秒即可傳輸、種類繁多的工具,對Stone而言,“實驗”與“玩心”仍是創作最關鍵的動機。
他採樣拼貼的過程,總保持相當的隨機性。而如果說連他自己也無法完全預知產出的音樂會是什麼模樣,我們更不得不驚訝於每首作品結構的工整嚴謹,聽來渾然天成、明顯一致的特質,一種屬於科技時代的通俗趣味,富旋律性且如動畫般繽紛跳躍(雖然,結構的工整嚴謹是褒是貶,絕對因聽者而異)。
上面的描述,對於二○二○年的《Stolen Car》或許整體適用,二○一九年的《Baroo》與《Himalaya》則同時收錄較長的作品,展現他electroacoustic作曲本色。例如“Sun Nong Dan”將拉美舞曲變異為電玩配樂般的機器行進;二十分鐘長、以越南民樂吟唱為主的“Fujiken (Final Section)”,去除了其文化脈絡,而微妙強調聲音原有的魅力。
Stone建立資料庫的習慣,不只是音樂,還包括所有自己去吃過飯的地方,幾乎全部作品都是以他覺得不錯的餐廳(隨機)命名。不過,他也在一次訪問中特別發表免責聲明:那並非品質保證的推薦,切記。
子 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