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牌上的那個小標籤
調查團隊認為,部分素食者在維持素食習慣上遇到困難,或與欠缺素食菜式選擇和烹調方式有關。有受訪者表示若食肆和公司膳食提供素食,更能使其建立素食習慣,故素食在澳門社會普遍程度是居民建立素食習慣的關鍵。認為政府應把推廣素食設定為公共健康策略,提高居民認識素食文化。
【摘自:〈團體倡素食納公共健康策略〉,澳門日報,二○二一年四月二十六日】
澳門素食文化協會早前公佈調查報告,在受訪的人士當中有逾三成為素食者,而且多是基於健康理由,證明“食素是宗教原因”這概念已逐漸淡化,素食已是一種普世的健康飲食趨勢。
要令素食文化得以普及,素食者與提供素食的食肆,實乃相輔相成。但每每提到素食選項,我總會想起身邊好些素食朋友早年茹素時,都因選擇太少而吃了一頓頗長時間的番茄炒蛋、揚州炒飯“走”叉燒、素蝦、乾燒伊麵等。後來,素食逐漸普及,不同食店的餐牌上也開始加入了一個蔬菜的小標籤;正是這個小小的標籤,令素食朋友不再為着自己的“古怪”要求而尷尬,非素食者也減卻了要身邊素食朋友“屈就”的罪惡感。
有人會將這個蔬菜小標籤看成是商業世界的一個金錢符號,因為市場需求既在,這小標籤就是通往另一市場的指示碼,能賺錢;但我更樂於將這個小標籤看成是同理心的體現——當你知道世上已有這樣的一群人,需要為自己的健康、宗教或各樣理由而投入另一種飲食習慣,你選擇的是視若無睹?抑或是站在其角度設想、感受,然後在可行的情況下打開方便之門?
素食是文化,而餐牌上的那個小標籤,除了是選項,也是同理心的一種表現。
穆 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