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當代藝術的留聲機(二)
有愿
在一件藝術品背後
一八五七年,史特考的留聲機引起法國國家產業促進會①(Société d'encouragement pour l'industrie nationale,簡稱SEIN)的注意,SEIN是一個評估新技術及發掘對法國具有潛在貢獻專家的協會。史特考在SEIN度過了夏季和秋季,並在SEIN的成員指導下改良了留聲機的設計。他們嘗試改良留聲機各個連接點,以穩定運作速度;把刻錄的界面由平面玻璃改為可旋轉圓柱體,從原本只可以刻錄一小段軌跡,經改良後已經可以刻錄約二十秒聲音的軌跡。他們還製作了實驗性的錄音,今天我們可以利用數碼技術來重組收聽。史特考在一次演講中指出:“先生們,我們正在誕生一項發明,這是一種嶄新的圖形藝術,源於物理學、生理學和力學的核心。我今天提交的每條語音痕跡都分析了聲音,包括音調、強度、音色。我相信也可以通過機械手段將單詞的追踪轉換為一系列符號的綜合方法,我建議嘗試一下。我看到大自然之書在所有人的眼前張開了,儘管可能只是很小部分,但我還是希望被允許閱讀它。”其中,時間的精確測量對於聲音的研究至關重要,音調是振動的速率即每秒振動越大,音調越高,需要精確測量以確定錄音機上記錄的聲音的音調。一八五九年,史特考與精密科學儀器製造商魯道夫 · 科尼格(Rudolph Koenig)合作,科尼格提議使用音叉,因為音叉具有恆定且已知的振動頻率,音叉所產生的聲音軌跡可以作為比較的標準,從而得出聲音軌跡所暗藏的內容,或者,流逝了多少時間。一八六○年,史特考使用這種設計製作了許多唱片,這些是人類自己的聲音的第一批錄音。這是對把抽象的時間轉變成為符碼的突破,影響了人類往後的發展,因為這些聲音符碼就是今天所有通訊技術的骨幹。
註:
①國家產業促進會,成立於一八○一年,以支持法國工業的發展為主要目的,以及為發明者提供獎勵和技術支持,促進了技術的轉移和技術管理。另外,支持可提高安全性、高效率並可減少對人類製造污染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