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1年04月24日
第C05版:攝影
澳門虛擬圖書館

蛻變

© Baptiste Rabichon 聖馬塞爾大道70號#2 (2019,紙上數碼雷射沖印, 157 x 86cm)

© Baptiste Rabichon 洛迪花園樹木 #2 (2017,紙上噴墨打印,36 x 26cm)

蛻變

當代藝術思潮衝擊了傳統攝影藝術的定義。藝術家們以多元形式,探究攝影藝術的本質和意義,勇闖人跡罕至的創作領域。正如十九世紀面世的攝影, 取代了繪畫的寫實功能,促使畫家尋覓新天地;而日臻完美的數碼技術,推動攝影家打破傳統局限。巴普蒂斯特 · 哈比雄蒐集各式各樣原素,創造意境深邃的藝術世界。強烈的對照色彩、嚴謹的圖像佈局和豐富的精巧細節,引發觀者的好奇和想像。

照片曾被視爲反映事物真相的記錄和證據,然而卡爾弗特 · 李察 · 瓊斯(Calvert Richard Jones,1802-1877)早於一八四六年已在“卡羅式”(Calotype)紙基底片上進行修改,令影像達致更爲理想的效果。可見矯飾技法,在攝影術發明幾年後,便一直被巧妙運用,因此,攝影並非在所有情況下,皆着重展現其真確反映現實的功能。事實上,“挪用”(Appropriation)更成為部分當代藝術家挑戰藝術作品的原創性和獨特性的手段。

巴普蒂斯特 · 哈比雄運用數碼處理技術,其目的並不在於美化或修飾,而是把原始影像徹底重塑或轉化,從而實現個人理念和視覺隱喻。在《陽台》系列中,作者以客觀的取景角度拍攝屋外小景,然後使其蛻變成超現實的情節:正負交錯影像和反白人形剪影,令人聯想到曼 · 雷(Man Ray,1890-1976)的“中途曝光”(Solarization)和“實物投影”(Photogram)。獨特的異度空間,展現全新啓示和意涵。作者慎密和敏銳的細節編排,在《洛迪花園樹木》系列中表露無遺。多不勝數的植物和物件被移花接木,精準地組成複雜畫面,猶如“攝影蒙太奇”(Photomontage)的拼貼手法,在帶有濃厚伊斯蘭藝術色彩的圖案中發揮淋漓盡致,構成別具特色的作品。

驟眼看似是雜亂無章的《專輯》系列,細看卻又是作者匠心營造的變異和虛幻世界。大量照片中的照片被堆砌和層疊,平面與立面的構建,形造似幻疑真的室內空間,戲劇性反差呈現奇特的立體深度,顛倒負像讓人置身於跨越時空界線的異域。《父親的襯衣》系列滿佈不規則光影效果,它們纏繞穿插,與花布交織成別具張力的空間層次。強烈、大膽和撼動畫面,形成富表現力的攝影繪畫。與其他系列有顯著分別的《曼哈頓繪圖》,是減除理性操控的實驗性作品,以不確定性和非預見性爲探究路徑,在擺脫意識影響的狀況下,創作自由、不規則和抽象的繪圖。

自從馬塞爾 · 杜尚(Marchel Duchamp,1887-1968)及一眾達達主義藝術家顛覆了藝術規條後,觀念藝術哲學持續發揮其影響力。今天,當代攝影藝術作品着重意念表達,然而,倘若影像欠缺視覺張力,作品容易顯得平凡乏味,又或詞不達意,唯有依靠文字輔助詮釋。巴普蒂斯特 · 哈比雄並沒有加入“去美學”和“去技術”的行列,相反,他融滙當代思維和視覺詞彙,以極致感染力和嫺熟手法韻動心弦。現實與虛幻並存的影像,提供了充裕空間,讓人憑藉個人背景、經驗和感受解讀多元文化符碼。儘管照片中原素萬般複雜、紛亂和強烈,作者總能以卓越藝術修爲取得平衡,突出主題而不損視覺整體。細節和碎片變成自主的藝術形式,衝破傳統表現手法的界限。巴普蒂斯特 · 哈比雄是富有想像力和創意的煉金術師,以內心觀照點石成金。獨到攝影技術和固如磐石美學,賦予他無限創作可能性,他既承傳攝影歷史脈絡,也運用最新科技,以嶄新的角度開拓當代藝術攝影新紀元。

撰文:黃豪生

作品:巴普蒂斯特 · 哈比雄

2021-04-24 黃豪生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15154.html 1 蛻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