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審感言 初中組
水 月
本屆主題是“品讀灣區”,旨在鼓勵同學們加深認識粵港澳大灣區。從文學出發,我們可以讀灣區作家的作品;從社會發展觀之,我們可以深挖歷史、思考民生。初中組的參賽作品中,以灣區經濟發展為寫作主題的頗多。愚見以為,與其故作成熟,倒不如我手寫我心。比如冠軍作品〈少年 · 澳門 · 說——讀《平民聲音:澳門與抗日戰爭口述歷史》有感〉,全文分三個副題“無忘前人守護、認識今日澳門、貢獻灣區之窗”,闡述了同學對過去、現在、將來的思考。其中提及在五年級時到北京交流,被問到澳門除了葡撻、賭場還有甚麼?同學一時啞口無言,決定從此要深入了解自己居住的城市。之後數年不但對澳門加深了認識,並且逐漸對社會發展、人情世態有獨立判斷。情感平實、真摯;材料處理恰當,行文從容不迫。生動地展現出屬於初中生的少年心聲。
好文章必先打動自己然後別人,同學們可以在寫好文章後,細細品讀,看能否打動自己。
公 榮
有幸擔任“第二十六屆澳門中學生讀後感徵文比賽”初中組的評審,有機會接觸到二百多篇青少年寫的文章。今屆的比賽主題是“品讀灣區”,大家自然會尋找一些涉及灣區的讀本來讀,同時圍繞大灣區來議論,參賽者因而加深對大灣區城市群的了解,這也是主辦徵文比賽單位希望達到的目的。
初中生是剛跨過童年不久的青少年,所思所想比較幼稚,這是這個年齡層的特點,只是在評審過程中,發覺約有一成多的文章,不單思考問題有深度,遣詞用句也特別精闢老練。大概有個別參賽單位有專人把關,負責指導修改,這本是好事,但拿捏要準,過火就會使文章失去少年應有的天真率直,變成有點老氣橫秋了。
澳門是大灣區的一員,也是一個移民城市,許多同學就是來自廣州、珠海、深圳和中山等城市,同根同源的情況信手拈來,只是表達水平有參差而已。
太 皮
我有幸再次擔任這個徵文比賽初中組的評審,與兩百多個年輕的心靈來一次“淺談”。今屆參賽作品總體水平有所提升,當中不少文章給我愉快的閱讀體驗。有的開篇平平無奇,隨着內容展開,卻出現意想不到的突破,令人驚喜;有的開篇吸引,使我不得不懷着戰戰兢兢的心情讀完,只怕同學虎頭蛇尾,功虧一簣。
老實說,算上老師和工作人員,大部分參賽作品的讀者可能不超過十人,這更提醒我要用心去閱讀和感受,不要浪費同學一番心血。三位評審對最終排名已經過深入討論,沒有獲獎的並非作品不好,可能只是些微分數之差。若將今次參賽作品打個平均分,與我初中的作品相比,可說有過之而無不及呢。還是那句,勝不驕敗不餒,期望同學繼續努力。
閱讀今次比賽作品的過程中,我感到一顆顆真摯而躍動的心,我感到年輕人對生命的嚮往和熱愛。愛好寫作的同學或多或少偏向感性,幾篇懷人憶舊的文章深深打動我,只是欠缺一些火候而已,假以時日,同學必能寫出令人拍案叫絕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