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城市故事
——讀《澳門故事二編》隨筆
剛從香港移居澳門,對這片既陌生又熟悉的土地,自然懷有不少的好奇感,想去深入了解——尤其當港澳都是大灣區的核心城市。話說回來,對澳門感到陌生,緣於過去我會踏足澳門,必然是為了參加乒乓球賽事,總帶着一份作客的感覺;而對澳門感到熟悉,是因為爸爸自我出生後已在澳門工作,共聚天倫時,他總會分享在澳門的所見所聞。近日,無意中在爸爸的書架上看見一本《澳門故事二編》。這本書的故事主人公是三十八位真實的澳門市民,雖然他們來自不同的行業,分佈在各個年齡階層,但每一位都有着一段刻骨銘心的澳門史。我想,品讀灣區,不必由灣區的發展藍圖說起,透過這些澳門人的故事,我更能深深體會,灣區城市在其繁盛背後的歷史底蘊。
《澳門故事二編》中的娟姨令我印象最深,她出生於緬甸,在窮途末路的時候回到祖國內地生活,趕上了中國巨大的社會變革——“改革開放”。及後來到澳門定居,初時人生路不熟,加之言語不通,適應艱難。可是為了生活,她主動積極學習粵語,適逢當時製衣業興旺,她當上了工廠女工,最後更憑藉自己的努力當上了管工,生活得以改善。驀然回首,她在澳門落地生根已經很多年了,兒女都已出身,可謂老懷安慰。
其實我的爺爺也有類似的經歷。爺爺十一歲時,跟隨家人由潮州移居香港,當時他剛在內地完成了小學階段,沒有優厚的學歷,但為了生活,也要進入工廠當一名學徒。然而,他並不甘於就此虛度一生,於是他日間工作,晚間就到夜校修讀學位,並苦練英文,最終考獲了電機工程師的牌照。踏上了真正的職業生涯,爺爺亦從沒有一刻懈怠,經歷了十多個年頭,終於坐上了企業總經理的位置。爺爺深明當時香港擁有高學歷的人才不多,只要他能把握機遇,努力裝備自己,假以時日必定會有出頭天。大概我的爸爸也是以爺爺為榜樣。寒窗苦讀多年,終於獲得了香港大學的博士學位,隨後獲得澳門大學的聘用。在灣區之中,他看到澳門機遇處處,包容度高,只要做好本份,就不愁沒有機會。在這數年之間,他積極參與澳門學術界及社福界的不同事務,現在已經是兩個社會團體的理事長,為澳門這座灣區城市作出了不少的貢獻。
爺爺成為了爸爸的模範,而我也從爸爸身上受到啟發,明白到澳門在大灣區的平台上可謂充滿機遇,因此主動向爸爸提出,希望可以舉家移居澳門。讀了《澳門故事二編》,我更希望自己的故事,可以寫進《澳門故事》的下一編。
來到澳門之後,和爺爺同住,我們除了會彼此分享澳門的生活趣事,爺爺也總愛暢談他的祖國生活。記得爺爺說過,他成長的潮州土地貧瘠,所以不少潮州人都會拼搏努力,離鄉別井,另覓機遇,爺爺自己就是其中一個了。
後來,我問了爸爸一個問題:為何粵港澳大灣區不包括潮州呢?爸爸只是反問我說:“你想想,我們回鄉時遇到甚麼問題呢?”思索了大概兩秒,我語帶猶豫地回答:“是不是語言不通?”後來想想,穿梭於大灣區的各個城市,諸如澳門、香港、廣州、深圳,好像都不曾存在溝通的隔閡,我因而意識到語言文化的重要性。其實剛到澳門生活時,爸爸便已帶我出席不少社會團體的活動,性質包括文藝表演、義務工作、學術研究、發展規劃,普通話、葡語、英語這三種語言都會用上。
回過頭看,澳門在大灣區裡的定位正是中國與葡語系國家的交流平台,於是我更加明白,我們應該善用自己獨有的優勢,閃耀灣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不負祖國對我們的厚望。同時我們不應自滿,一個地方有其特色,自然有其局限,例如澳門沒有天然深水港,缺乏土地資源,科研、金融等方面亦不及毗鄰的深圳、香港。可幸的是,大灣區的規劃,本來就是讓十一個同根同源的城市,各自在穩建的平台上發揮所長,然後彼此學習,互補不足。作為澳門的新生代,我相信我們只要把握機遇,昂首步進灣區,必定可以締造更多精彩的“澳門故事”。
初中組季軍
陳思澄
培正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