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楦與免費品
唐馮贄《雲仙雜記》卷九,引《朝野僉載》,謂唐楊炯十二歲為神童,授教書郎,他曾稱呼朝中文武大官為“麒麟楦”。
麒麟是甚麼?相信沒有人見過,但也有很多人見過,不過這“麒麟”是由人扮演,像舞獅、舞龍的舞麒麟。“眞正”的麒麟是傳說中的仁獸,牛尾馬蹄、獨角,全身披鱗甲,人們把牠作為吉祥的象徵。
楦,又是甚麼?其實是“楥”的異體字,粵音“勸”,是鞋模,俗稱“鞋楥”,製鞋時用以塡塞於未成形之鞋中。楊炯說的“麒麟楦”,是有舞弄假麒麟的人,將仿製的麒麟皮套在驢身上,使牠像神獸,一旦脫了麒麟皮,則仍然是驢。意謂無德無才的人穿上朱袍紫服,外表高貴,卻是“得個樣”而已。
楊炯這個譬喻頗為幽默,有淳于髨的風格。時下有人說得更幽默,稱這款“麒麟楦”為“免費”。免費並非說他不値錢,與錢無關,這類“麒麟楦”,縱使免費送贈,相信也沒有人收取。所謂“免費”,其實是“東洋貨”之一。日語稱“免費”曰“無料”,如果以漢語解讀,“無料”即是“空心老倌”,同樣是“麒麟楦”,得個空殼。
《全唐詩》第九函第八冊,于濆《戍卒傷春》沒有楊炯的幽默,不似淳于髨的滑稽,更無半點“東洋味”,完全是唐詩風格,箴貶世俗,單刀直入,登時見血,痛快淋漓。其詩云:“連年戍邊塞,過卻芳菲節。東風氣力盡,不減陰山雪。蕭條柳一株,南枝葉微發。為帶故鄉情,依依藉攀折。晩風吹磧沙,夜淚啼鄉月。凌煙閣上人,未必皆忠烈。”詩題曰:“戍卒傷春”,顯然是守土衛國的戰士,他們一年又一年地在陰山雪中,風吹磧沙,夜淚啼鄉月中,燃點他們的青春,結果如何?不是戰死沙場便是“前途似咁”。詩人筆鋒一轉:“凌煙閣上人,未必皆忠烈。”“未必”兩字可圈可點,很有可能是麒麟楦,也可能是“免費的東洋貨”。
冬春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