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巴黎文員的情傷與情詩
法國詩人普呂多姆的〈天鵝〉、〈眼睛〉、〈銀河〉、〈裂縫的瓶〉等詩流傳頗廣,央廣網曾經介紹過表現天鵝悠遊行止及空靈意境的〈天鵝〉一詩,法國人印象更深的則是其抒情詩代表作〈裂縫的瓶〉。
〈裂縫的瓶〉創作於十九世紀六十年代。當時的詩人因為眼疾放棄了工程師專業,轉而學習法律。他在巴黎的一間律師事務所擔任文員,工餘時間兼修哲學。在此期間,他開始寫詩。據說,他是為了療治情傷才嘗試寫詩。他一直深愛着他的表妹,但後者長大後卻嫁給了別人,這使他大受打擊,因而寫了諸多抒情詩以宣洩內心的痛苦和孤寂之感,同時表達了雖不可得卻終身不渝的愛情。他也的確終身未娶,臨終的時候在他妹妹的陪伴下安靜地死去。
〈裂縫的瓶〉一詩正是對愛情的祭奠,詩思細膩感傷,表達精確而蘊含哲思,結構工整,形式精美。雖是內心創痛甚深,卻能做到以冷靜、克制的語氣加以表現,迥異於十九世紀末浪漫主義詩人澎湃洶湧、不可抑勒的呼告式抒情,充分體現了法國高蹈派力求精確、客觀與克制的詩學取向。
普呂多姆的組詩〈少女〉和〈裂縫的瓶〉一樣,也是表現失敗的愛情,其中有幾句真實地表現了他對表妹的永無希望永不磨滅的愛情,令人動容,試譯如下:“再也沒有看到她、聽說她,/再也沒有大聲唸她的名字,/但對她的愛在不知不覺中滋長,/永遠愛她。永遠!”
對照〈裂縫的瓶〉(方敬譯),更可感受到“傷感的智性”:往往也是相愛的手,(Souvent aussi la main qu'on aime,)/輕輕一觸便傷着了心;(Effleurant le coeur, le meurtrit;)/裂開了縫隙在心頭,(Puis le coeur se fend de lui-même,)/愛情的花兒便凋零。(La fleur de son amour périt;)
有心的讀者自能發現,此詩的法文原文隔行押韻,形式工整,具有古典主義的謹嚴。
龔 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