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里文化 舊城佳話
保育得宜 彰顯身價
近年提到“圍、里”文化,相信居民已有一定認識,最近經當局保育活化的永福圍,將成為新興的藝文集中地。居民對於小城的“里”,未必有太多了解,以“里”作為街名具相當數量,如鐵匠里、新維里、龍頭里等,這代表着澳門居民昔日的生活習慣和聚居特色,但到底這些“圍里”殘留的舊式建築物,保育與否應有何標準?
澳門昔日作為一個小鄉村,不少街道名稱都以當時居民的生活習慣和聚居特色命名,其中最廣泛為人熟悉的莫過於“圍、里”文化。
根據資料顯示,“圍、里”是澳門現存最小層級的道路,兩者空間特性相似,主要的不同是“圍”普遍只得一個入口,“里”則是雙向都開口的較長的巷道。“圍”、“里”由於獨特的肌理因而形成自給自足的社區,很多在門廊巷道可見牌坊、過街樓、土地及水井文化等元素。
近年提起“圍”、“里”,不少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或是殘舊、荒廢的建築,不少圍里人去樓空,舊式建築物破損甚至倒塌,對居民構成生命安全。如李家圍、永福圍靠近果欄街的部分、六屋圍的空地等,都是因為日久失修無好好重視維修,導致這些具歷史文化的建築物“爛一間少一間”。
其中,“下環四圍”即幻覺圍、南巫圍、六屋圍和鳳仙圍,近年已有不少保育團體提出該“四圍”都代表着澳門特定時期的圍屋建築和住屋特色,建議保育。
雖然政府曾要求業權人要做好維修保養,但該“四圍”同樣難逃一劫,都有不同程度的損毀,全因為這些舊式建築物若業權人不處理,政府實難插手。
澳門享有世遺城市的美譽,本地村落文化又應否保留?散落在各區但同具歷史的“圍、里”是否每個價值都不比永福圍高,無法被選中活化保育呢?更重要的是,若這些舊建築、舊石仔路通通都被高樓大廈取代,“澳門街”的風味從何彰顯?
本報記者 皓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