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多地清明祭英烈
又到一年清明節。對中國人來說,這既是禮祭祖先、慎終追遠的日子,也是全民族寄託哀思、祭奠英烈的時刻。全國各地舉辦多種形式的清明祭掃、緬懷英烈活動,無數普通人在莊嚴肅穆的氣氛中憑弔追思,重溫革命情懷,表達崇敬之情。
本報綜合報道
走進坐落於北京香山腳下的李大釗烈士陵園,青松翠竹掩映下,仰見高兩米的李大釗漢白玉全身雕像,再現了革命先驅剛毅、堅定的形象。據中新社報道,時值清明,雕像前擺放一排花籃,前來祭奠的市民們鞠躬、獻花。
緬懷追思
李大釗的孫子、孫女等二十餘人,和往年一樣在清明節當日來到陵園。“每個人在清明節都會緬懷自己的親人,作為李大釗的後代,我們也不例外。”李大釗之孫李建生說。在他看來,祖父將短暫的一生,傾注到建立“青春中華”的革命偉業中,並為之付出了寶貴的生命。
生於一八八九年十月二十九日的李大釗,一九○七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專門學校,一九一三年東渡日本留學,接觸到社會主義思想和馬克思主義學說。一九一六年回國後投身新文化運動。十月革命勝利的消息傳到中國,李大釗開始專注於馬克思主義研究。李大釗是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傳播者,是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也是中國共產黨成立後革命運動的重要領導者。
感恩奉獻
中華民族歷來英雄輩出、群英雲集,中華民族歷來也崇尚英雄、敬仰英雄。清明時節,人們祭奠無私奉獻的英烈,感恩來之不易的生活。
據新華社報道,遼寧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舉行祭奠革命先烈活動,許多烈士後人和市民紛紛來此寄託哀思,致以敬意。
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中長眠着包括邱少雲、黃繼光等在內的一百二十三位志願軍烈士。二○一三年,中韓兩國達成將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歸還中國的協議。二○一四年以來,累計已有七百一十六位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回到祖國,落葬於此。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的下沉式紀念廣場中央,主題雕塑靜靜矗立,環形的烈士英名牆上,鐫刻着十九萬七千六百五十三名烈士的名字。
清明節當天,許多烈士後人和群眾
到河南省信陽市新縣的鄂豫皖蘇區首府烈士陵園,祭奠和緬懷英烈。
河北省石家莊市華北軍區烈士陵園也舉行大型公祭活動,學生、部隊官兵、醫護人員等各界代表前來祭奠烈士。
民政部發佈消息,據統計,四日全國各地開放現場祭掃服務的殯葬服務機構三萬三千○六十二個,開通網絡祭掃平台一千三百○八個,參與服務保障的工作人員約四十七萬餘人。當天接待現場祭掃群眾約三千五百二十七萬人次,疏導車輛約六百四十四萬台次,登錄網絡祭掃的群眾約三百七十八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