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 畫
喜歡電影,自然喜歡戲院,進入戲院多年,自然有許多回憶。對於反映本澳戲院業的紀錄片《解畫》,抱有極大期望;好可惜,看後不太滿意。
對於《解畫》的誕生原因,一直感到奇怪,官方雖說紀念本澳放映業一百周年,但多年來從無紀念某行業而拍片的習慣。況且,記憶中官方不會外判拍攝非宣傳功能的影片,這次的罕有做法,看起來耐人尋味。
不能說製作粗疏,影片至少從電影誕生、本澳首家戲院講起,觸及戲院業盛衰、放映工序、大型廣告畫到現今戲院業狀況,又有歷史學者、戲院業老前輩、戲院現職人員、廣告畫手繪員等訪問,樣樣俱到。然而,四十多分鐘的篇幅內,怎可能每個環節皆詳盡細緻,說得好聽是樣樣俱到,說得難聽是浮光掠影。
全片最大問題是梳理不出戲院業發展的輪廓,提及本澳首家戲院後,就沒有繼續論述;之後簡單講述幾家戲院名,未提及輝煌時期;對於戲院業與社會發展的關係,更被忽略。從澳門首家戲院到今天,已有百多年歷史,澳門從小漁村到國際大都市,應該有許多趣味故事,奈何發掘不出這種舊史舊事。
不知是先設片長再剪毛片,還是先製作後設定片長,這可能涉及背後的要求,然而整體觀感是走馬看花,一切簡簡單單,歷史感不足,講不出上世紀戲院業的發展特點,細緻感有限。若果集中在單一主題,相信會提煉出重點。
影片水平的高低,原因複雜多樣,除了製作團隊的水平,還可能受到官方要求、製作時間、史料素材等限制。影片以外,還設有展覽,現場展示放映機等相關設備,平時確實不易見到,但展覽整體素材並不豐富,尤其是文字內容,非常薄弱,未能高度反映戲院業概況,相當遺憾。
高 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