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方物
新春前夕因辦年貨經過大興街,無意中看到一間既平凡又出眾的雜貨店。
店門口擺放着好幾袋大米,米上面插着紙牌,牌上寫着久違的毛筆字,標明品牌、產地和價格。陽光下,白米、紅字和筆法流暢的黑字組成的畫面既和諧又悅目。
順着白米向上看,掛的是一排參差的雨傘,小童玩具和廚房用品,旁邊竟然是一張張裱好的畫,還用塑料袋封好。 透過塑料袋中的空隙看進去,店舖的盡頭貼着醒目的揮春,兩旁放置的就是一般雜貨店都會售賣的物品。
店的中間放了一張大約七十公分長的鐵製辦公室桌,桌後坐着一位長者。我好奇地打聽這些書畫都是誰的作品,為甚麼都掛在這裡?
原來這些都是這位長者的作品,他是這裡的店主,從小就喜歡舞文弄墨,但真正拜師學藝就是這十來年間的事。
仔細看他的作品大部分都是常見的中國畫題材,同時農曆新年將至,所以又有很多寫着祝福語配圖的小掛飾,但可貴的是這些都是辨識度極高的個人創作。我尤其喜愛他畫的金魚,以極濃艷的橘紅色作魚首,金色為魚尾,魚肚位置是數個白點暗示反光的魚鱗,在靛藍底灑金的畫紙襯托下,雖是寥寥數筆,就把兩條追逐着自己尾巴的活潑小金魚表現得活靈活現。
另外還有充滿個人風格的半寫意蓮花,他只取了花的神韻,先用了廣告彩的銀色作為花的底色,然後用紅色隨意勾勒出幾條紅線,讓人想起蓮花在陽光的照射下,透明花瓣中凸顯出的紋絡。畫面結構是穩定的三角形,兩朵盛開的蓮花烘托着一朵含苞待放的花骨朵,下配稍為彎曲的蓮莖,背景幾層冷色調的渲染,上面則是隨意潑灑的銀點,就這樣,三朵在和風中搖曳的蓮花躍然紙上,彷彿還沾着清晨的雨露,生氣盎然。
我曾在世界各地看過不少展覽,但在雜貨店裡看展覽還是第一回。作品都是見縫插針地和生活用品放在一起,一串明亮的香蕉旁掛着一排如書籤大小的畫作,每張還配了流蘇,輕風掠過,流蘇上的絲線泛着珠光;汽水和啤酒箱上面是一疊A3紙大小的畫作,已經裱好,以透明塑料袋獨立包裝……
雜貨店位於人來人往的民生區,進來買東西的人不少,我一邊看畫,一邊左閃右避地配合顧客從貨架上拿東西,真是一個非常新鮮又獨特的體驗。店主一邊不厭其煩地回應着我這個唯一觀眾的問題,一邊利索地為進來買東西的顧客服務,如果客人買的東西比較多,他還會打起放在辦公桌上的算盤確認一下付款額。
原來這家店已經有六十年的歷史,是長者父親留下來的。他守着店也差不多有半個世紀了,平常看店的事務非常忙,這裡是名副其實的“七十一”,早上七點開門,晚上十一點休息。中午的一段時間比較清閒,他就會畫畫寫詩。如果晚上還有時間,他還會研究篆書、隸書,創作對聯……他指着身後的“歲月如金” 說:“歲月如金,一寸光陰一寸金,時間很寶貴,不容浪費。”
記得多年前,我曾矯情地把清代詩人查為仁《蓮坡詩話》改為對聯以自娛。上聯:可能書畫琴棋詩酒花,下聯:絕對柴米油鹽醬醋茶。朋友看後送了橫批:不可方物。
現在我想把它們改為:上聯:可能柴米油鹽醬醋茶,下聯:絕對書畫琴棋詩酒花,橫批不變,向這位堅持初心,默默守護一方淨土
的前輩衷誠致敬。
耍耍三郎
如意吉祥 (紙本,混合媒材,10x6cm,2021年)
雜貨店內景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