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星期五
2021年03月19日
第B12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古今亂炖)民國學人的精神

民國學人的精神

早先,歷史課本教給我們的無非是,民國乃兵荒馬亂之世,外辱不斷,兵燹連綿;叱吒風雲的軍閥梟雄多是沒有文化、缺心眼之輩,言談荒唐,行事怪異。後來,見許多公共知識分子都在深情懷念民國,稱讚那是風雲際會的大時代,有志之士滿腔熱血,所思所憂,都是救國救民的大事情。總之,那是一個思想家應運而生、學問家群星閃耀的時代。

最近讀了一些民國學人的著作,真切感受到民國不同於今日的氛圍與人心。

多年前,讀過一本美國人寫的書,稱中華民國為“土匪的時代”,將其與歷史上的春秋戰國、漢末三國並稱為中國歷史上的三大軍事時期。按照管子“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的理論,那樣一個內憂外患的戰亂時代,那樣一個千瘡百孔的國度,肉食者應該是忙於逐鹿,忙於宮鬥,無暇顧及文化教育與學術研究的。但是,我們感受到的情況,卻並非如此。

思想文化運動如火如荼,大學教育搞得有聲有色,學術研究勇猛精進,學術著作如雨後春筍般湧現——趙元任的《現代吳語的研究》、《鍾祥方言記》、《中山方言》,羅常培的《廈門音系》、《臨川音系》,趙元任、丁聲樹等的《湖北方言調查報告》等等學術名著,用的都是粗劣的紙張,但一點也不耽誤出版發行,流播久遠。捧讀之際,不免百感交集。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從民國十七年(一九二八年)開始,在數年間前後做了六次方言調查:十七、十八年間冬季調查兩廣方言,二十二年調查陝南方言,二十三年調查徽州方言,二十四年春調查江西方言,二十四年秋調查湖南方言,二十五年春調查湖北方言。(三之一)

亞 瑟

2021-03-19 亞 瑟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07645.html 1 (古今亂炖)民國學人的精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