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星期一
2021年03月15日
第C04版:適時識食
澳門虛擬圖書館

好景難再話翠園

董事合照(後排左起站立者): 陳銘芳、林根、霍偉雄、何紹繩、 章明、黃漢興、盧道和、崔樂其、 鮑勵。 相片來源:《飲食營謀五十年》

賴慶忠坐鎮翠園酒家地廳營業部

章明歡送嘉賓,左起:余君慧、 招蘭昌、盧道和太太、許世元。  相片來源:《飲食營謀五十年》

左起:黃思偉、賴慶忠 及燒味部主廚李根。

賴慶忠(左三)與三位香港經理於翠園門囗合照

⬅香港美心集團賀翠園開幕的電報

創新求精 領一時風騷

好景難再話翠園

“出品精益求精、食譜不斷創新”是翠園酒家當年的廣告宣傳口號。其時食肆仍以傳統粵菜為主流,翠園引入各地菜式,多方面搜羅各種食材,食譜做到不斷創新;對個別食客要求製作的特別菜式,只要廚房有材料,廚師都會細心了解、盡量按照客人意見製作、滿足人客要求,出品確實做到精益求精。

翠園酒家於一九七四年八月三十日開業,前香港美心集團主席伍沾德及女兒伍淑清為賀澳門翠園開幕,特於郵電局發來電報祝賀。董事總經理章明於翠園開張前,曾特邀風水師陳繼堯巡視酒家地理環境,陳大師當時指翠園屬“四水歸源”格局,生意應該無憂。早期翠園營業時間有別於一般茶樓及酒樓,是由上午十時至午夜十二時,並無提供早茶市,但開張後口碑很好,相信大家仍然記得每逢節假日,顧客在翠園門口等候開門飲茶的人山人海情景。

章明開業埋班時,特聘多位當年在香港翠園任職的資深業者來澳任職指導,由賴慶忠任副總經理、梁浩然任營業經理、游聲雁為樓面經理,亦聘任香港資深部長來澳任職,當時的女部長何美玲,其細心服務更為食客讚賞;翠園以招呼周到作為宣傳招徠,亦是澳門率先聘用女侍應的食肆,令顧客倍感招呼新穎。

當年翠園在本澳推出富貴雞(即乞兒雞)及“一鴨三吃”的北京片皮鴨,特別挑選三斤半米鴨,由香港訂購運澳。由燒味部師傅李根推着餐車在客人面前分割,成為當年翠園的特色;因為賣相及排場在澳少見,亦為當時顧客款待嘉賓首選菜式。馳名的“燒鵝瀨粉”所用的瀨粉,亦是每天由香港運澳。

翠園酒家另一特色,就是邀請供應商在酒家門口,安排專人現場打開蠔殼,開取生蠔供貨給廚房,令食客親身感受到食材的新鮮(不過現今因為法例關係,切勿仿效,否則政府相關部門會即時檢控)。瓦罉雞煲鮑翅為高級筵席菜式,翠園就將食翅推廣到日常便飯菜單中;蠔皇原隻鮮鮑、葡汁焗釀響螺等高檔菜式,午晚飯隨時有供應。招牌菜多不勝數,如爽脆冶味的豉椒豬生腸、威化紙包豆腐、梧州紙包骨、鐵板醬燒骨、薑蔥魚雲煲、柱侯牛雜煲、冬筍炆雞煲等;生汁明蝦卷,將蝦仁微開背後包上金華火腿條、上蛋粉吉士粉炸,再淋上沙律汁,更是當時代表作,廚房每晚都包到手軟。

由於翠園以新派粵菜路線經營,在當時比較創新,生意由朝旺到晚,更是商界名流設宴首選地方。以當年的餐牌看,小菜售價由十元左右起手、二樓祇有二十張檯,每晚飯市由六點鐘起,一直滿座至十時多,夥計每晚都做個不停,每日營業額逾兩萬元。

翠園酒家生意持續興旺,直至八十年代後期。其後因城市發展及經濟環境改變,雖然經過多次改革班底及改組更換股東,亦不敵經營每況愈下,終於在去年初疫情中劃上句號!

羅錦焜

澳門資深飲食從業員

飲食業顧問及講者

⬇當年報紙刊登的翠園酒家開張廣告

2021-03-15 羅錦焜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06806.html 1 好景難再話翠園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