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星期一
2021年03月15日
第C03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殷言快語)大灣區醫療合作好

大灣區醫療合作好

近日有點興奮,全國“兩會”不斷傳出振奮人心的好消息,例如中國抗疫成績好、經濟增長、扶貧成功等等。澳門的兩會代表積極參與議政,就澳門全面融入大中國和大灣區提出了種種建議。

近來還有消息:鏡湖醫院與珠海兩家醫療機構簽署合作協議,加強珠澳醫療衛生交流合作,共建健康大灣區。其中包括與珠海中大五院的合作,前年我在中大五院住院近十天,對這家醫院的印象很好,中山醫科大學是中國著名的醫學高等院校,五院是該校的教學醫院,醫療水準當然有保障,而且醫療設備之先進,也許是大灣區的領先者。

鑑於醫療問題與自身利益息息相關,我一向比較關注澳門與大灣區的醫藥合作,特別是澳門居民到珠海問醫就診方面的事項。本人長期以來到珠海醫院自費就診,甚至住院。前年我辦妥了珠海居住證,去年初領取了珠海的醫保卡,與以前的自費比較,負擔相對減輕了。

我之所以樂意去珠海就醫,其中原因多多。澳門雖然在經濟方面重視中醫藥產業的發展,可是澳門政府醫療機構似乎與中醫藥無關,我去珠海就醫的原因之一,就是可以服用中藥,在某些情況下,也許中醫藥對我更合適。

去珠海求醫的原因之二:在珠海就醫可以與醫生多點交談,多點討教。澳門醫院候診時間很長,進入診療室後,醫生根據檢驗報告開藥完事,即使是相熟醫生,也不好意思多問幾句。例如,一年一度山頂醫院泌尿科複查,張醫師立刻認出了我,我們是上海老鄉,可是我也不好意思多耽擱他的時間。因為候診時護士已經笑嘻嘻地抱怨,忙得簡直要發瘋了。我知道他們一天要接待幾十個病人,精疲力盡,不忍心過多麻煩這些白衣天使。珠海情況不同,可以多些時間請教醫生。

還有一件事,澳門醫療機構的慢性病預約複診間隔時間太長,舉例來說,我的糖尿病複診是半年一次,心臟病是一年一次。其實慢性病雖“慢”,但是病情隨時會有變化,例如去年年尾我有時覺得頭昏眼花,視覺模糊,測量血壓發現低到45/90mmHg。即刻停服了心臟科開的降壓藥,其實這些事原本應該由醫生做決定的……

似乎有多種辦法改善澳門政府醫療機構的繁忙,例如從內地大量聘請醫務人員,充實本澳的醫療隊伍。還有一個設想:政府組織本澳私家醫生建成地區聯合診療所,方便長者和兒童就近診療。當然這些事操作起來會有種種難度,而且經濟開支很大。比較可行的辦法,也許是推行與大灣區的醫療合作,使部分病人分流到珠海就醫,減輕本澳醫務人員的壓力。醫療改革不容易,以上只是筆者作為病家的見識,是否有理,請專家指正。

殷立民

2021-03-15 殷立民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06805.html 1 (殷言快語)大灣區醫療合作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