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人常受困擾
淺談消化不良
現代都市人工作壓力大、三餐不定時,常常囫圇吞棗的快速吃完,這樣的情況之下,很多時會感到飯後胃脹或上腹部灼熱,但進行胃鏡檢查時,卻沒有發現異常。若只在飯後出現這種症狀,那可能就是消化不良的問題了。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認識一下消化不良。
如何定義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Indigestion),一般用來描述上腹部不適。你可能會在用餐期間或用餐後感到胃脹,或者胃上部出現灼熱或疼痛感,這是消化不良的一種表現。
注意!消化不良不是一種疾病,但可能是某種消化系統疾病的症狀,如胃食道逆流(GERD)、胃潰瘍或膽囊疾病等。
消化不良常見嗎?
消化不良十分常見,影響着不同年齡層人士,而且每個人的情況也可能不太一樣,但都能夠透過調整生活模式,以及以藥物來緩解不良情況。
常見消化不良症狀
消化不良常見的症狀,包括有:一、容易吃飽;二、飯後腹脹不舒服;三、胃脹氣;四、上腹部不適;五、上腹部灼痛;六、上腹部脹痛;七、噁心;八、嘔吐。
產生消化不良原因
產生消化不良,可能是由於以下原因:一、暴飲暴食或進食過快;二、進食油膩或辛辣食物;三、攝取過多的咖啡因、酒精、朱古力或碳酸飲料;四、吸煙與喝酒;五、壓力;六、焦慮;七、患有消化系統疾病,如胃炎、便秘、消化性潰瘍、乳糜瀉等;八、使用阿斯匹靈、止痛藥、避孕藥、類固醇、某些抗生素或甲狀腺藥物;九、許多女性在懷孕中後期會出現消化不良的症狀,這是因為荷爾蒙的改變使得消化道肌肉鬆弛,而生長中的寶寶也會擠壓胃部空間,導致容易出現消化不良的症狀。
消化不良具體分類
消化不良具體的類型可分為:功能性消化不良(約佔60%),也稱為“非潰瘍性消化不良”;器官性消化不良(約佔40%),是由於各種消化系統疾病、細菌感染或因各類藥物引起的消化不良或胃脹氣。
改善消化不良建議
想改善消化不良,建議從改善如下生活習慣着手:一、改變飲食習慣(如少食多餐,忌辛辣、重口味);二、避免抽煙、酗酒;三、透過穴道按摩幫助消化;四、適量補充消化酵素與益生菌;五、養成運動習慣,適度排解壓力;六、多吃蔬果補充維生素與纖維素。
可幫助消化的食物
進食如下食物,可以幫助消化:一、燕麥(攝取纖維);二、乳酪(補充益生菌,改善消化);三、香蕉(補充電解質、改善排便);四、牛油果(富含維生素與好油脂,幫助消化);五、蘋果(富含可溶與不可溶性纖維);六、薄荷(紓緩胃部不適、幫助消化);七、甜菜根(富含甜菜鹼與纖維,減少腹脹);八、奇異果、鳳梨、木瓜(富含水果酵素);九、消化酵素(幫助食物分解成小分子);十、益生菌(調整腸道機能,幫助蠕動)。不推薦的食物則包括:麵包、蛋糕、豆類、豆類製品、地瓜、芋頭、馬鈴薯、碳酸飲料、糯米製品、過於辛辣多油多鹽的食物、咖啡、濃茶、酒精飲品、含糖量高的甜品、加工食品、精緻澱粉、油炸類及醃製的食物。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緩解消化不良、胃脹氣的方法。讓我們一起養成良好的日常飲食習慣,從根本改善,甚至解決消化不良的問題,一起為健康加油和努力吧!
科大醫院外科醫生 馬 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