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油麻地伶人茶座
《零零漆》中的達文西,粵劇“走圓台”移植到電影,羅家英大紅。他現又以粵劇唱腔呼籲及早打疫苗——“我家英哥建議(打針)可保安全,快啲打兩針啦。”他緬懷自由自在行街歎茶食飯,“小時候與父親居住灣仔,經常坐船到佐敦,步行到新新酒樓,當時的大老倌聚腳地……
一言驚醒,油麻地曾是香港粵劇界桃源,當年的老倌茶座,還有平安酒樓,對面彌敦大酒店的“地痞館”;有點西化的大老倌,可上頂樓嵩雲廳,這小廳僅容一張小方桌,最多只可坐七、八人。大廳可開記招,坐二十多人,可叫中茶或西點,衆星常露面。
大老倌“牛榮”麥炳榮,喜歡到伶人茶座的後巷,有間叫“太平館”的餐廳,午膳照例“牛腩麵”,不用囑咐,自然“多汁”。班政家黃炎,多以一啡相伴。“聲哥”林家聲,絕少出現油麻地伶人茶市,早餐喜在銅鑼灣利舞台附近的西餐廳,經常與班政家袁耀鴻密密斟。熟路娛記都知道,切勿行近試圖探聽,“袁伯”怒形於色:“你唔見我工作緊咩,後生仔要學吓規矩……”
伶人茶座集中於油麻地,八和會館也在油麻地。但任白極少出現油麻地,兩位大姐大,演戲、排戲非常忙碌,生活情趣是到跑馬地那葡國餐廳嘆返件馳名牛扒。叫一客,兩份“鋸”,卻佔了一張大圓桌,她倆坐背窗口位,以為偷得浮生,但未到半小時全檯滿座。
新馬仔亦極少出現油麻地茶座。伶王開記招,都在下午五時。起床梳洗打扮之前,還要“練氣功”……與早茶、午茶者無緣。他在家中穿睡衣見客的,有一次例外,當年廣州青年老倌曾花旦、彭小生登門拜訪,他坐在床邊,用筷子敲檯掌板教他們新馬腔,名副其實“入室弟子”。
高 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