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選舉制度體現“一國兩制”實踐
張曉明:中央治港重大舉措
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張曉明表示,昨天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的決定》,這是繼“香港國安法”出台之後,中央治港又一重大舉措,在“一國兩制”實踐進程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北京十二日電)
本報駐北京記者 鐵怡 圖/文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京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的決定有關情況。發佈會上,張曉明就完善香港特區選舉制度的重大意義和深遠影響談一些看法。
第一,這是修補香港特區法律制度漏洞和缺陷的必要之舉,有利於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香港特區現行的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產生辦法的基本內容,是三十多年前香港基本法起草確定的。完善選舉制度也是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關於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總體部署的重要一步。
有利港長治久安
第二,這是維護香港特區政治穩定和政權安全的治本之策,有利於香港實現長治久安。“修例風波”演變為社會動亂,證明香港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政治問題,而且不是有人說的選舉制度要否民主,民主步伐快一點,或慢一點的問題,而是涉及奪權與反奪權、顛覆與反顛覆、滲透與反滲透的較量,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沒有退讓的餘地。
第三,這是立足香港的實際情況作出的適當選擇,有利於推進香港的民主制度循序漸進、穩健發展。這次完善選舉制度的重點,是對具有廣泛代表性的選舉委員會調整優化,賦予它新的職能。除了繼續選舉產生香港特區行政長官之外,還有權選舉產生立法會部分議員,並參與立法會所有議員候選人的提名。這樣做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構建符合香港實際情況、有香港特色的民主制度,使民主步伐更穩健。
落實愛國者管治
第四,這是提高政府治理效能的必由之路,有利於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完善選舉制度之後,無論是香港特區或社會各界人士,將有條件集中精力抓經濟、謀發展,破解住房難和其他突出的民生問題,推動香港融入大灣區建設,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提升香港的國際競爭力,香港有望從此擺脫政治爭拗的羈絆,走出政治泥沼,實現良政善治,為市民謀取更大的福祉。
第五,這是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的制度保障,有利於“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愛國者治港”非新概念、新提法。這次完善選舉制度,設立必要的安全閥,為了確保香港特區的政權、香港特區的管治權掌握在愛國者手中,為“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提供堅實的制度保障。
張曉明亦強調,中國共產黨是“
一國兩制”事業的創立者,也是“
一國兩制”事業的領導者、踐行者、維護者,沒有任何人比中國共產黨、比中國政府更懂得“一國兩制”的寶貴價值,更執着地堅守“一國兩制”的初心。無論是制訂的香港國安法,還是正在完善的香港特區的選舉制度,都是為了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及為了將“一國兩制”執行好、實施好,根本不存在改變“一國兩制”的問題。
張曉明表示,“去年香港國安法頒佈,我也在這個地方講過一句形容的話,就是‘一法安香江’。今天我想再加一句話,連成個對,也是好事成雙,‘一法霹靂安香江,選規釐定護遠航’。選舉制度、選舉規矩修正了、理順了,確保‘一國兩制’的‘香港號’這艘航船破浪遠航,香港的明天也一定會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