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無是處的古人書
《管 · 樞言》最後的一段說:“先王之書,心之敬執也,而眾人不知也。故有事事也,毋事亦事也。吾畏事,不欲為事,吾畏言,不欲為言,故行年六十而老吃也。”
對於先王之書,不知是哪位先王。如果說是《尚書》,也非“先王”所著,姑且不談。文章說先王之書甚佳,可資治天下,管仲心敬而執持不釋,但眾人不識寶,都不去接觸它。然而我(管)有事做,固然要做事,無事做就讀書,當作有事,因為我在此時去讀先王的書,手不釋卷,這也是事,因為讀先王的書,有助於治理天下。至於後面說的“吾畏事,不欲為事……”,是說:“所以我怕有事,不想做事,因為希望有時間讀先王的書。我又怕說話,不想說話,因為言多必有失,因此,我活到六十歲,一直是口吃,不願多說話。”管仲究竟要表達甚麼?苦思不解。
把不解的一段放下,且談讀先王之書。上面說過不知是哪位先王,倒不如說讀聖賢書。因為“先王”不一定“聖賢”,否則讀亦無益,而有資格被尊之為聖賢者,當然值得“心之敬執也”。《論語》雖非孔聖所著,實則是孔聖之言行,由其弟子們所記述,洵稱“聖賢書”。昔宋初宰相趙普,人言所讀僅只《論語》而已。太宗趙匡義因此問他。他說:“臣平生所知,誠不出此,昔以其半輔太祖(趙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輔陛下致太平。”
好讀書不失為一種好習慣。漢王符《潛夫論 · 贊學》:“索物於夜者,莫良於火;索道於當世者,莫良於典。”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 · 勉學》:“積財千萬,無過讀書。”不過辛稼軒的《西江月》卻寫道:“醉裏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近來始覺古人書,信着全無是處。”究竟是哪些古人書?他自言自語,謂“全無是處”。一個“全”字足矣。當然這是醉言醉語,畢竟提醒我們:盡信書不如無書。朱熹說得好:“讀書之法無他,惟是篤志虛心,反覆詳玩,為有功耳。”記住:“反覆詳玩”是多方探索,深刻領會,不是讀死書。
冬春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