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經援 穩定就業
新冠疫情爆發逾一年,重創澳門經濟,雖然近月市面回暖,但仍與疫前業績差天共地,多個行業經營艱難,觸發“無薪假潮”。工聯昨公佈調查顯示,有五成六受訪的本地僱員被公司放無薪假或關愛假;有二成一受訪者表示每月入不敷支。面對如此大面積、長時間的無薪假情況,政府應有更具針對性的扶助或補底措施,保就業、穩民心。
受新冠疫情影響,本澳百業蕭條,經濟直插谷底,企業經營艱難,失業率飆升。此惡劣環境下,工商百業顧全大局,響應政府呼籲,盡力留住員工。打工仔眼見經濟蕭條,亦明白要與僱主共度時艱。
本澳疫情防控出色,加上推出經援措施緩衝,去年九月迎來全國恢復自由行簽註,為市場注入一點“活水”。旅客數量逐漸增加,市面回暖,社會盼望春節假期迎來旅客小高峰,進一步刺激市道。惟全球疫情反覆,內地及澳門政府防疫優先,呼籲就地度歲,黃金檔期落空。疫情持續,經濟復甦步伐未如人意,包括博企在內的大小企業經營舉步維艱,唯有開源節流,不少仍放無薪假或半薪假“減負”。
毋庸諱言,無薪假或關愛假本屬臨時性的應變措施,當初誰也想不到這一“悠長假期”沒完沒了,開工斷斷續續,部分崗位一去不復。工聯調查顯示,有五成六受訪本地僱員反映公司最近三個月採取放無薪假或關愛假措施,當中三成五人每月放八至十五天無薪假;兩成一人每月收入不夠應付每月基本開支。數據可見,仍有相當數量本地居民開工不足、收入銳減,部分人更是中高收入階層、家中主要收入來源,倘無薪假情況持續,恐深度影響家庭生計,進一步催生惡化勞資糾紛和家庭矛盾等問題,值得密切關注。
面對如此大面積、長時間的無薪假情況,政府能否在制度上作出思考,如修訂《勞動關係法》設定每月或每年的無薪假日數上限,以免不合理的長期放無薪假;又或推出“無薪假的薪資補貼制度”之類,對於被放一定無薪假時間的僱員提供薪資差額補貼,協助穩定就業,共度疫情難關。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