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1年03月07日
第C08版:澳門街
澳門虛擬圖書館

造船打魚逝去的風景

上世紀六十年代漁船停泊在內港

梁燦日談昔日造船業

陳明金分享漁家往事

漁穫豐收

船工在作業

昔日漁民在船上祭祀

造船打魚逝去的風景

文、圖:靜 心(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澳門,一座有着四百年歷史的港口城市,與大海的關係緊密相連。這片彈丸之地,曾居住了近萬漁民,分佈三十多家大型造船廠,那時候的沿海生機勃勃,海裡盛產魚類、螃蟹和牡蠣。為留住珍貴的歷史,澳門口述歷史協會去年底展開漁民及造船業口述訪談,各有十位受訪者。該會副理事長陳淑怡邀約造船師傅、海上從業員、漁民及船主等人士受訪,讓梁燦日、陳明金緬懷造船及漁業的舊聞逸事。

六十年代月薪三十

明末清初至咸豐、同治年間造船業十分興盛,當時沙梨頭和新橋區沿海一帶,船廠林立,聚集不少造船工人,工友們於咸豐四年(一八五四年)創立工羨行會館,因新橋近海,故擇地於此。造船工人供奉魯班為祖師,故會館大堂設有魯班師傅神殿,又稱魯班先師廟。昔日,很多造船師傅到澳門街造船,形成季度性工作。

梁燦日小學畢業後,一九六六年投身造船業,當時僅十六歲,學造船之前他做過泥水、搭棚,後來經親戚介紹裝船。當時入行不易,要有熟人介紹。回顧學造船的日子,梁燦日當時年紀小,須三年才學滿師,船廠給予每月三十元工錢。直至退休那年是四百四十元日薪,已經是千禧年,那時文員僅是每天二百元。

上世紀六十年代,造船業最興盛時全澳有幾千艘漁船,由於漁船流動性大,農曆新春之際,當年從水上街市至媽閣廟的海岸,都泊滿了漁船。梁燦日任職的信記船廠位於提督馬路,現址為信業大廈,廠內工友每逢八月底維修舊船。“當時說學師,只不過是跟着師傅,難聽的就是我要幫忙收拾所有東西,你要靠自己觀察,看得通那個造船技巧,人家不會真的動手親自教你”。

虔誠拜神寡老不婚

梁燦日現任造船工會理事長,大半生與船打交道,估計參與造漁船二百艘,記憶中曾有越南難民到船廠做雜工。他三十多年間先後任職二十多間船廠。“船廠一般八小時上班,當年整一艘一百呎的漁船,須十五人一千個工作天;八十呎的船,須六百個工作天,船上每一個部位都要精通。這麼多年來,差不多船的所有部分我都做過”。以前的漁民都很迷信,會在船頭上會拜神,船頭師傅在那段時間通常都結不了婚,很多都係單身。

造船業最輝煌的時候,澳門半島有十七間船廠,離島有四間,一般深海作業的大型漁船,每半年便要翻新一次船底;較細的漁船,更須四至五個月維修一次。蝦艇是澳門最常見的漁船,其次有單拖、雙拖、網船、摻繒等,漁船的木材主要來自馬來西亞山打根地區。梁燦日憶述,船身上下用不同木材,船底木一定要用杉樟木,就是樟木,因為比較耐泡水及防蟲。

八十年代,因城市發展部分船廠遷往路環,不少結業。現今尚存的路環荔枝碗船廠亦難再作業,只存船廠之名,澳門已再無造船工人。船工現時都轉行司機、木工、投身建築。三十多年前,路環荔枝碗六合船廠曾參與建造“澳門號”,那是一艘政府船塢建造的中式帆船,曾存於葡萄牙波爾蒂芒,前幾年歸還本澳,因維修費過高,政府放棄了該船。梁燦日希望當局支援業界做一艘真實的漁船,邊做邊拍攝,向下一代傳承造船技藝,並活化荔枝碗的排屋,籌建船廠博物館,效益遠大於模型船教學。

蜑家的艱辛與回報

陳明金自祖上五代都是漁民,係傳統蜑家人,自小與大海結緣,完成小學後,一九七一年跟父親落船工作。陳父曾在林茂塘利記祥船廠造了一艘新式蝦艇,轉眼間過了四十八年,前年陳明金就退休上岸,任職漁民互助會理事長。“我讀書時,澳門仍然是帆船年代,日間作業,夜間休息,由於沒有柴油機器,我們落網後用人力將漁網拉上來,非常辛苦,風吹雨打日曬。瞓覺時躲在船艙,落雨時非常悶熱。直至我年輕跟隨父母出海,已經是機器船的年代,夜間都能作業,白天就返回澳門靠岸,當時我們用一些十二伏、廿四伏的直流電,電壓相對較細,只能照明,有了機器之後,拉漁網時減少人力消耗”。

一九八二年之前,漁船較細小不能遠航,只能在珠江三角洲一帶海面作業,之後建造一艘較大的漁船,在萬山群島至湛江沿岸一帶作業,最遠可以駛到海南島,有時離開十多天,甚至一個月才回澳門。陳明金的漁船主要拖蝦,夜晚作業白天食飯睡眠,黃昏放網,凌晨時分收網,分好魚類,生猛的養着,死魚則冰鮮。“此前,漁船都係風帆起動,帆船去的地方不遠,有風才能駛出去,若回航時無風,要搖櫓划船槳返岸。六十年代末期,香港已經有漁船安裝機器,澳門的漁船亦跟隨,帆船就開始淘汰,漁業全興期,每晚可攞到幾百斤蝦,產量豐盛,試過有兩三百斤竹節蝦,泥鰍魚、九肚魚、奶魚、石斑、紅衫、青蟹等”。

身為水上人家,漁民在年三十、正月初一拜祖先,拜船頭船尾、拜天神,船中間兩邊拜海口龍王,有些還拜灶君,半夜開始儀式,現在就有所不同了。在澳門農曆年首次出海,漁民一定先拜媽祖廟,通常會燒一串炮竹,直至年尾船停駛後,再還神。以前漁船出海遇上大霧,船主會將船停在海中央,特別在有雷達之前,船員只能憑經驗估計自己到了哪個海島,將航速減至最慢,免生碰撞。“現時漁船出海約七至八人,有些大船將近十人。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做一艘新漁船需個半月,有時選潮汐下水,或農曆初一、十五日,因此際潮漲”。

玻璃纖維甲板惹火

隨着造船業式微,漁船都在內地入塢維修及“上排”,大部分漁船都是機器發電,船艙放置機器摩打、油缸等。由於船身上蓋主要是玻璃纖維,甲板惹火,不同於舊日用實木組裝,玻璃纖維主要一塊塑膠板,船的上蓋由膠板構成,舊時漁民以船為家,他們回澳都在船上生活。現在則不同,漁船很多時處於“空城計”,如果靠岸停泊遇到電線短路,無人解纜,內港火燒漁船偶有發生。

陳明金說:“海上的漁船其實從未減少,自內地改革開放後,珠江沿海地區居民在我們的漁船內打工,當他們學懂所有做漁民的工作流程,儲起一些資金選購我們的舊船,加入漁民的行業。澳門回歸後,陸上環境變好,漁民都不想返回大海。”近年,出海的漁民減至約六百人,街市艇每艘約四至五人,去年春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漁民延遲了十多天才出海,漁穫銳減。陳明金生於大海,很希望為漁業做點事情,自二○一一年起,在政府支持下辦“漁家樂”獲各界好評。現在,他常常凝視掛在家中的木軚盤,回望半生漁家往事。

2021-03-07 文、圖:靜 心(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05160.html 1 造船打魚逝去的風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