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熒幕大課堂的收益
去年一月底,我首寫疫情說:“疫情訊息,絡繹不絕……。卻在不知不覺中,我突然感到小熒幕產生了望遠鏡、聚光鏡、顯微鏡、照妖鏡的多功能,枕上思量,它實在是個大課堂。”
年多了,是檢驗大課堂收益的時候了。人類的這一場浩劫,其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同具長遠性和廣泛性的歷史價值。祖國能在猛獸般的天災和美國重拳出擊的雙重困境中,取得令世人瞠目結舌的成效,靠的是什麼?
澳門小城成績也亮麗,許多人的國際視野和健衛知識充實多了,許多家庭的清潔要求講究多了。我的大課堂收益也不少:在小熒幕多功能屏鏡下,可以聽到鍾南山、陳薇、美國的福奇和世衛專家對抗疫防疫的分析和忠告,並對照各地的實況,慢慢看到一條成功的途徑。從封區、封城到封國;從戴口罩、勤洗手到宅居原地過年;從工商業停擺到取消社會活動;從限制群體聚會到限制共桌人數。從而產生對疫情的有效控制,大至祖國、小到我們的小城,又沿逐步解封開放、恢復生產和社會正常活動的軌跡而穩步邁進接種疫苗的新階段。同時也看到,不少跟隨特朗普反其道而行的,例如堅拒戴口罩之流,大多陷於失控!
我們還體驗到逆境自強的威力和個人、家庭、地區先做好自己的重大意義,特別是違反科學必然失敗的教訓。
劉羨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