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笑雲四建議融入雙循環
小城經濟因疫情受重創,融入國家雙循環是大勢所趨。澳區全國人大代表林笑雲為此提出四建議,包括繼續做好疫情防控、發揮好“一個平台”和“一帶一路”節點作用,以及利用科技創新助力產業多元發展。
林笑雲表示,去年疫情重創經濟,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就應對該等挑戰及構建新發展格局有積極回應。
發揮平台帶路作用
她指出,澳門正好處於雙循環的交匯點上,應發揮好這一優勢,積極參與雙循環,服務國家發展的同時,使特區實現更高質量及快捷的發展。關於本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方面,認為有幾方面可深入研究及推進,第一是繼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澳門已開始提供新冠病毒疫苗分階段接種,在疫情穩定前提下,推動本澳與內地實現更密切的人流、物流和資金流的流動,促進本澳參與區域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充分把握及融入國內經濟大循環中。
第二是要發揮好“一個平台”和“一帶一路”節點作用,推動國內國際經濟的雙循環。澳門華僑僑眷眾多,與葡語國家、東南亞國家乃至歐盟國家有着廣泛而緊密的聯繫。可以在推動中國與相關國家經貿往來和人文交流方面發揮充分的作用,為促進國內國際經濟雙循環提供支援與正面作用。
科技創新促產學研
第三是要深度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尤其是做好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她表示,以“大灣區規劃綱要”訂定的發展目標為準繩,促進及有利於三地共融合作。三地相應的職能權限部門應“秉持著創新、開放性及先行先試的精神,加緊循序漸進地就三地人員、資本、貨物、資訊自由流通協商出有效的恆常機制。要積極探索實現區域的產業對接、規則對接、社會公共服務對接,方便澳門居民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創業、發展、就業和生活。
第四是要以科技創新助力本澳產業多元發展,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走廊和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澳門要積極發揮擁有四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作用,做好產學研的結合,推動科技產業化和產業科技化,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走廊和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為區域科技創新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