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1年03月03日
第C03版:蓮花廣場
澳門虛擬圖書館

澳門文化產業的現狀挑戰和機遇

二○一九年澳門經濟產業結構構成

澳門文化產業的現狀挑戰和機遇

摘 要:當下澳門正處“經濟適度多元化”的轉型升級期。在此期間,澳門政府做出諸多有益嘗試,其中文化產業正是佈局澳門經濟中的重要一環。雖然澳門的文化產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臨諸多問題和挑戰。本文採用SWOT方法具體分析了澳門文化產業的內、外部現狀,並據此提出相應的發展策略及建立相關法律保障體系。最後本文對澳門文化產業的未來做了展望。

引 言

澳門回歸祖國以來,在“一國兩制”的背景下,政治經濟社會等各方面都得到很大發展,尤其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簡稱《綱要》)的出台,是中國新一輪深化改革和塑造開放性、多元化、一體化經濟體的全新嘗試。《綱要》從制度、經濟、社會、文化等諸多方面全面規劃,其中提及的人文灣區建設則是重要組成部分。《綱要》同時指出要充分利用廣州、深圳、香港、澳門已經形成的創新產業優勢,加強灣區內部以及與周邊國家(或地區)的活動和合作,這樣的部署正是源自於經濟與創新交匯所必然產生的文化流動與融合。

澳門在《綱要》中以“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產業結構適度多元化”為目標的發展過程中,受益於多元文化的融合。澳門在灣區中的功能定位為“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近年來,澳門在實施經濟多元化,尤其是改變博彩業一支獨大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博彩業在產業結構中的佔比從二○一三年的62.9%,下降至二○一九年的50.9%。具體到文化產業,澳門政府也做出了一系列重大舉措,如專門設立了“文化產業基金”,二○一九年資助文化項目131項,共1.55億澳門元。二○一九年,澳門從事文化產業的機構2,454間,在職員工13,659人,增加6.8%,收益78.5億澳門元,增長8.7%。同時,澳門文化及文化產業發展也面臨諸多問題。全面認識澳門文化及文化產業的優勢和弱勢,發現其面臨的挑戰,進而推行有效的文化產業發展策略,澳門可以為整個國家文化產業躍升做出更大貢獻。

1.文化產業的主要理念

文化產業(culture industry)一詞由德國哲學家馬克斯 · 霍克海默(M. MaxHorkheimer,1895-1973)和希歐多爾 · 阿多諾

(Theodor Wiesengrund Adorno,1903-

1969)在他們一九四七年出版的《啟蒙辯證法》中率先使用。其中“工業(產業)”一詞不是嚴格地指生產過程,而是指事物本身的標準化,指文化的商品化。後來,人們加上“創意”一詞,成為文化創意產業(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作為新興產業,人們對它的稱呼不盡相同。歐洲一般稱為“創意產業”或者“文化產業”,在美國稱為“版權產業”。

文化創意產業是以文化為基礎,以創意為核心,通過產業化的方式製造、行銷各類文化產品的行業。世界各國和地區對這一產業的分類有所不同,但基本都是圍繞“文創”和“產業化”展開。大致包括諸如創意設計,雕塑、繪畫、音樂、戲劇、影視、表演等藝術創作和活動,動漫遊戲、會展、旅遊、美容美食等休閒娛樂服務等。總之,把有形和無形的文化內容通過創意,使之成為可以銷售和服務的商品並受到智慧財產權的保護,都屬於文化創意產業。

具體到澳門,根據澳門統計局發佈的《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統計指標體系分析報告(二○一九)》有關澳門“文化產業”的相關定義,文化產業包括創意設計、文化展演、藝術收藏和數碼媒體四個領域。在這四個領域中,創造收益和增加值最多的是“數碼媒體”,二○一九年分別為38.2億澳門元和18.1億澳門元,佔整個文化產業的48.7%和60.9%。與二○一八年相比,“創意設計”的收益增幅最大,提升15.5%,而增加值以“藝術收藏”增幅最大,上升51.8%。

2.澳門文化產業的SWOT分析

為了更加清晰、方便的說明問題,本文用SWOT模式對澳門的文化及其文化產業發展做一個分析。

澳門的優勢(Strengths)主要有三個方面:豐富的歷史文化;方便的對外交流;獨特的“一國兩制”。

澳門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在這裡生息、勞作。澳門在先秦屬於百越地,秦始皇統一中國時,被正式納入中國版圖。一五五三年,葡萄牙人開始來此居住,並在一五五七年從當時的明朝政府獲得居住權。自十六世紀中葉開埠以來,澳門憑藉地理區位和海港貿易優勢,逐漸由一個小漁村發展為華洋聚居的移民城市。除了本地居民,移民以祖籍閩、粵的華人居多,葡萄牙人次之,還有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居澳人群。人口結構的多樣性帶來了文化的多樣性,包括語言、建築、街區、飲食、習俗的豐富多彩。漢語為載體的中原文化,構成澳門文化之根;閩粵文化的開拓、實用,使澳門開放、包容和外向;葡萄牙為主的西方文化,以天主教傳播為中心,對澳門意識形態和社會結構的形成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近現代中國多災多難,但澳門社會一直沒有大的動盪,因而包括建築在內的很多遺跡保存完好,很多習俗靜靜流傳。由於避難及其他原因來到澳門的有識之士,給澳門帶來了先進的民主啟蒙思想。

特定的地理位置,長久的對外貿易,加以“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設計,使澳門在對外交流方面非常便利,順暢。一九九九年澳門終於回歸祖國,“一國兩制”的制度設計,給了澳門全新的歷史發展機遇,也深深影響着澳門文化的走向。

以上三個優勢,使得澳門成為本雅明(W-

alter Benjamin,1892-1940)所說的多孔結構社會(Porous Structure),有利於澳門的穩定和繁榮。

澳門的弱勢(Weaknesses)主要體現在:單一的經濟模式;微小的市場規模;薄弱的人才基礎。

澳門博彩業早在一八四七年在葡萄牙管治之下合法化。回歸祖國後,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打破博彩業壟斷局面,於二○○二年改為向三家公司發出博彩經營權牌照,促使澳門博彩業迅速發展。博彩業成為澳門經濟的主導行業,也是澳門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據澳門統計暨普查局公佈,二○一八年澳門的賭博收入為3,028.46億澳門元,二○一九年為2,923.4億元。澳門統計暨普查局澳門產業結構報告顯示,博彩及博彩仲介業二○一八年佔50.5%,二○一九年佔50.9%,其他10多個行業,包括不動產、銀行保險、建築業等,沒有一個行業佔比超過10%。澳門財政局資料顯示,二○一九年澳門博彩直接稅收為1,130.8億元,同年,澳門政府總收入為1,335.06億元,博彩稅佔近85%。(見附表)

澳門是一個微小經濟體,陸地面積只有32.8平方公里,人口60多萬。二○一九年澳門本地生產總值為4,347億澳門元;同年,深圳市地區生產總值為26,927.09億元人民幣,廣州市地區生產總值23,628.60億元人民幣。

澳門不是沒有人才,而是自身人才儲備不足。對行業有全盤了解的專業人才稀少,文化創意產業方面的管理人才稀少。單一的經濟模式擠壓了人才生存空間,外來人才又難以留下,在學人才不能使用。

澳門的機遇(Opportunities)在於:博彩業帶來新時尚;大灣區帶來新市場;教育產業化帶來新動力。

博彩業一支獨大,但應該承認,澳門回歸以來的經濟富裕、國際大都市風範、新的時尚和潮流,主要是博彩業帶來的。粵港澳大灣區合作戰略方針的提出和逐步實施,為澳門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帶來巨大的新市場。

澳門過去五年(二○一五至二○二○)高等教育平均毛入學率已達80.67%;二○一八至二○一九學年達到85.27%。澳門已經穩定進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澳門高校回歸以來發展迅速,在校人數不斷攀升,有望成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的一個新的行業增長點。

以下三點構成澳門發展的主要威脅(Thre-

ats):持續削弱的歷史傳統;蓄勢待發的灣區兄弟城市;保守滯後的人才政策。

豐富的歷史文化,包括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澳門的突出優勢,是澳門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依賴。但是,年代的原因、經濟發展的需要、獨大的博彩業的擠壓,都使澳門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面臨巨大壓力,而非物質文化的流傳,從代際傳承和普遍性角度看,不容樂觀。

大灣區發展為澳門帶來巨大的新市場,同時也帶來新的競爭。大灣區其他城市在文化產業方面走在澳門前面。二○一七年,廣州全市文化創意產業實現增加值2,800億元,佔全市GDP比重提升到13%。深圳是世界設計之都,二○一八年全市文化創意產業實現增加值2,600多億元,佔全市GDP的比重超過10%。廣州自二○○六年至今,每年舉辦大型廣州設計周,深圳設計周自二○○七年至今持續舉辦,珠海設計周已連續舉辦三年。

前面說到,澳門人才缺乏,澳門的人才政策至今不夠開放。解決人才缺乏主要靠兩個方面,一是藉助外力,二是自身人才建設和儲備。這個自身,包括澳門人,是否也應該包括在澳讀書的學生?現在的問題是,學生在澳讀書時不能用,畢業以後難以留下。因為崗位有限等原因,澳門需要保護本地就業,這可以理解,但溫室裡長不成大樹。這是個老問題,也是人才建澳的根本問題。要謹慎處理保護與合作與競爭的關係。建議逐步、謹慎地進一步開放人才政策,不能原地踏步。

可以看到,澳門的優勢、弱勢、機遇和威脅都是明顯的。同時,這四個方面不是孤立的,要看到它們互相影響,互相制約,互為表裡。獨特的“一國兩制”是澳門的優勢,使得博彩業在澳門依舊合法,但是也帶來澳門經濟模式的單一,從而擠壓澳門文化遺產保育和人才培養;博彩業一支獨大,但正是它帶來澳門的經濟富裕和新時尚新潮流;大灣區發展是澳門的機遇,也可能帶來市場和人才的競爭。 (上)

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教授、院長 澳門傳媒研究中心主任 張志慶

澳門科技大學商學院教授 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所長 劉成昆

澳門科技大學法學院教授、院長 澳門智慧財產權研究中心主任 方 泉

2021-03-03 張志慶 劉成昆 方泉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04300.html 1 澳門文化產業的現狀挑戰和機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