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兩月調控70次 抑樓市虛火
【中新社北京電】二一年開年不到兩個月,中國各地已密集出台一輪房地產相關政策。
深圳市再次出手給樓市打上“補丁”。日前,深圳市官方證實一則購房新規:夫妻離婚並將房產分割登記給無購房資格一方名下的,另一方自離婚日起三年內不得在深圳市購買商品房。一月下旬以來,深圳先後規定家庭購買商品房,祇能登記在具備購房資格成員名下;發佈全市3,595個住宅小區二手住房成交參考價格等。
熱點城接連出招
《廣州南沙新區創建國際化人才特區實施方案》提及建立涵蓋人才住房補貼、人才公寓、共有產權房的人才安居體系,力爭三年內新增1萬套人才公寓和共有產權房。完善人才住房政策,進一步便利境外人才和重點發展領域急需人才在南沙購買自住商品房。此前,廣州四大行上調首套和二套房按揭貸款利率,這也被市場視為房貸收緊的信號之一。
上海也在一月下旬以來連續收緊購房政策,先後發佈調控新政“滬十條”,把法拍房納入限購,發佈嚴格實施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等8條措施,約談主要房地產經紀機構、銷售代理公司和有代表性的房企等。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發佈的統計數據顯示,二月中上旬,中國各地房地產調控超過28次,加之一月份累計發佈房地產調控政策超過42次,今年各地房地產調控累計已高達約70次。
落實調控穩樓市
不少重磅房地產調控以收緊樓市為主,主要是針對去年下半年以來,熱點城市樓市行情快速升溫。密集調控下,樓市能否降溫?專家認為,熱點區域樓市要真正走穩,還需要嚴格執行各項調控政策。
以深圳市為例,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指出,深圳樓市問題,本質上不是供求問題,而是槓桿問題。把槓桿控制住,就抓住調控“牛鼻子”。深圳市發佈二手房成交指導價,比過去前進一大步,政策開始告別碎片化,“但如何把指導價轉化為住建和金融部門的通力合作,打擊違規加槓桿,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