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1年02月24日
第C03版:蓮花廣場
澳門虛擬圖書館

澳門高等教育市場化與學科創新

本澳高教發展走向市場化是方向之一

澳門高等教育市場化與學科創新

澳門特區政府二○二○年十二月頒佈了《澳門高等教育中長期發展綱要(二○二一至二○三○)》(簡稱“綱要”),闡述了三個總體目標、八個發展方向,以及具體實施的專案指標,內容詳細而全面,不僅覆蓋了高等教育資源制度、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國際合作等基本範疇,且就施政報告中提出的新方向,如高等教育市場化、規模擴張、科研成果轉化、產學研發展等,給出了詳盡、具體的指引。

高等院校須融入社會經濟

特區政府在“綱要”中明確提出了高等教育市場化的發展目標,意味着要在高教體系和院校中引入市場機制,通過競爭模式來配置高等教育資源,達至“帕累托改進”,強調院校與市場的互動和耦合,如院校的市場化經費籌措和管理、市場化人力資源配置、人才培養模式的市場化、科研成果的市場化等。在高等教育步入大眾化,甚至普及化的今天,高等院校已經從原來的“象牙塔”轉變為“城市的中心”,那種不食人間煙火、世外桃源的大學早已不存在。高等院校也不可能再成為單向度的、古典式的、為知識而知識的“獨立王國”,而一定要與本地的社會經濟發展密切融合。

儘管如此,我們依然要看到,到目前為止在世界範圍內高等教育市場化依然是一個爭論不休的概念,因為它的內涵和外延容易帶來歧義,並產生與教育邏輯相悖的緊張關係。從字面上來看,高等教育市場化意味着高等教育的生產和消費完全通過市場來實現。既然有生產和消費就必然會有產品,高等教育的產品既具有服務公眾和社會的公共屬性,又具有使消費者(學生)價值增值的私人屬性。在高等教育經濟學範疇,一般將高等教育產品定義為準公共產品。這也意味着為了服務於社會公共利益,特區政府不能任由市場引導高等教育的發展,應因時(如大規模疫情發生)因地(如地域狹小的限制)制宜,通過宏觀調控和財政讓高等院校引領而不是僅僅適應市場的需求。

推動特色學科創新發展

如果說政府須為公立高等院校提供更多的財政撥款,那麼主要原因應是公立院校需要承擔更多服務於公共利益的職能,在配合社會經濟發展的同時,還要能夠走在經濟產業政策的前面,通過學科創新為政府提供更加多樣化的政策選擇。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契機,特區政府應推動院校探索學科發展的潛力和優勢,開設能夠促進澳門產業適度多元發展的新學科,以學科創新的優勢配合產學研發展。建立在學科創新基礎上的思維邏輯是:立足於根本學科(如葡萄牙語學科)、借力特色平台(如中葡平台)、帶動科研創新(如中葡合辦科技研發中心)、促進成果轉化,引領澳門經濟產業實現“風險對沖式”的多元發展。所以,我們與其糾結於是否提出高等教育市場化,不如基於特色學科的創新發展,由政府提供平台、灣區提供機遇、市場提供導向、院校提供成果,在澳門乃至大灣區形成政府、大學、企業良性互動的生態體系,學術界、產業界、資本界密切聯繫,共同建構科研成果轉化的體系。同時,我們還要認識到科研成果轉化並非高等院校一己之力所能達成,而是政府、市場、仲介機構、高等院校合力發展的結果。政府制定政策,市場提供需求和導向,仲介機構提供技術轉移測試、諮詢及企業規劃,院校擁有科研轉化的成果和意識。在此過程中,高等院校可以在法律、章程許可的框架下成立公司,但仍需建立院校研究服務的轉讓許可機制、技術轉移的孵化機制、衍生公司的融資和運作機制,以及權利各方的利益分配機制等。

跨學科課程引領經濟多元

在學科課程發展方面,澳門現代高等教育自東亞大學誕生之日起就一直是在市場的引導下運作。據澳門統計暨普查局二○一九年的資料顯示,第三產業已經佔到產業結構的95.7%。雖然澳門的經濟發展隨着博彩業的起伏波動,博彩業佔整個經濟結構的比重已經有所下降,但就整個第三產業而言,仍然佔據絕對主體地位。誠然,以澳門一城之地確實不允許大力發展第二產業,但目前產業結構的現狀卻讓澳門高等教育的很多方面發展都陷入依附性的困境。在這樣的產業結構背景下,澳門本地的學生和家庭很容易認為只有旅遊及款客管理、商務、語言、公共行政、教育、護理等課程才是他們的首選。道理非常簡單,這就是市場化的導向,就業才是學生和家庭選擇高等院校課程的第一原則和標準,任何課程如果不能利於學生未來的就業導向,那麼就會被學生和學校所拋棄。這個原則和標準如放在內地,即使有些產業部門稍微發展滯後或不被市場所青睞,與之相對應的課程範疇也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因為這些課程培養出來的學生很容易被大的市場環境所消化,產業帶來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在澳門這一地域狹小、產業結構又如此失衡的地區,這個原則和標準自然也會被無限放大,正所謂寸轄制輪。長此以往,院校之間相互影響,導致的結果就是構成高等教育發展的學科根基受到了影響,一些學科自然而然地出現萎縮,課程設置面狹窄,課程與課程之間形成不了體系,跨課程的學習模式無法有效形成。學生在狹隘的產業和課程發展模式下以市場為導向尋求各自的出路,產業結構只能是愈來愈偏態化。

在這樣的背景下,澳門高等院校積極融入大灣區建設,拓展辦學空間,與灣區的高校共享資源、相互協作,能夠達到共贏共生的效果。在當前,院校之間或院校內部可以整合學科的優勢,借助雙學位課程、主輔修課程制度的確立,通過複合型人才的培養,促進跨學科人才培養。如葡語學科可以和旅遊管理、大數據物聯網、中醫藥等學科相互整合,形成“語言+文化+學科”的複合型人才培養方案;信息科學和商貿金融相結合,培養未來發展數字金融的跨專業人才;也可以將這些優勢學科資源靈活地整合起來,構建跨學科聯合實驗室培養人才,利用“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建設,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契機,實現學科融合創新。院校則須持續優化師生比,引進海內外優秀師資,提升教研質素。同時,特區政府應推動公立院校擴大招生規模,鼓勵院校在重點學科和跨學科領域加大碩、博士生的招生力度。

創造良性學科生態環境

澳門高等教育市場化的提出有着資源、治理方面的背景,從高等教育經濟的角度而言,具有積極的意義。然而,市場化模型強調的是競爭、效率、績效、標準化等一套市場的運行規則,真正的學術化模型強調的則是長效性、模糊性、創造性、學術共同體等支持學術發展規律的特性。根本而言,市場化和學術化是兩個相對立的概念。法國學者利奧塔曾經指出在以知識生產效率為基準的引導下,如果僅僅為了資本增長而從事研究活動,那麼像達爾文、斯賓諾莎、牛頓這樣的偉大人物必然會被排斥在大學的校門之外。對於知識創新而言,知識生產者的學術自由和創造力、學科內部的批判反思氛圍、院校自治的制度保障是必備的要素。如果完全以效率、競爭的標準衡量知識創新,那麼高等院校很容易墜入追求數字化、程序化、形式化的藩籬。對於院校而言,只有建立在學術共同體和想像力基礎上的知識創新才更具持久性,以學科帶動數字,而不是讓數字走在學科的前面,才是創造良性學科生態環境的根本之道。

學術市場彰顯創新活力

高等院校並非不能提市場,尤其是立足於城市發展的以應用為導向的院校,需要引入一定的市場競爭機制,將“象牙塔式”的思維模式和競爭思維模式有機結合起來,讓公司企業的競爭活力打破學術界的沉悶氛圍。然而,高等院校畢竟還是學術機構,市場標準和商業價值可以對院校發展產生影響,卻不能踰越學術價值的底線。總體而言,澳門高等教育更應該形成以學科為基準的學術內部市場和學術外部市場,內部市場強調知識生產要素──人才、知識、聲望的自由交換和流動,其交換的媒介是學科內部的共同體標準;外部市場則強調成果轉化要素──政府、高校、企業、仲介等的相互作用和耦合,其轉換的媒介則是商業市場和利益權衡後的標準。學術內、外部市場相輔相成,沒有知識生產,成果轉化無從談起;而缺少知識應用和成果轉化,知識生產也就失去了持久發展的動力。當前,如果我們僅僅強調高等教育市場化,則會混淆知識生產和應用的界限,將商業市場的原則亦引入知識生產的範疇,以經濟邏輯替代教育邏輯,使傳統的學科文化面臨威脅。

自回歸以來,澳門高等教育發展已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總覽整個“綱要”,雖然目標層次不同,視角各異,新舊政策交相呼應,但都離不開“學科”這個關鍵詞。毫不誇張地說,學科是高等教育發展中的靈魂,以學科創新為基準點,高教的幾大職能為邊界,高等教育市場化的部分內涵(經費多元、規模擴張、院校自主、科研創新、成果轉化、產學研結合等)為發展向度,我們完全可以構造出一幅更加利於澳門高教未來發展的全景圖。

張紅峰

澳門理工學院人文及社會科學高等學校

2021-02-24 張紅峰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02863.html 1 澳門高等教育市場化與學科創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