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雕塑的禮制營造
——以澳門廟宇屋簷陶塑為例
傳統文化中儒、釋、道思想對藝術影響滲透到各個層面,包括文學、詩歌、繪畫、雕塑、工藝、音樂、戲曲等相互作用,共同構建出屬於民族自身優異文化基因。傳統雕塑表現技藝和禮制、民族信仰緊密結合,影響創作者思想、內心和世界觀的視覺體驗,創作觀念集中於精神性符號隱喻的範疇內,傳達信仰與藝術自律的統一性。因此,研究其哲學、宗教背景中藝術傳播活動及現實世界和藝術世界的視覺特徵,傳統文化的故事性為雕塑主題創作帶來動力與源泉,豐富了雕塑表現語言。本文亦以澳門廟宇屋脊陶塑造像圖像分析為例,表現宗教遺跡象徵性隱喻符號以世俗化形式呈現其價值,承載傳統藝術技藝創新的功能意義。
中國歷史上周公(周文公旦)不僅在《周易》中對“文化”這個概念給予了古老注解,而且對“禮樂”制度作了細緻劃分;例如嫡長制度、分封制度、祭祀制度等,這些被後世君主所採用。而“禮樂”制度發展和儒家文化傳承有着一樣的歷史境遇,“禮樂”文化發生要早於儒家文化,亦是中華文化的雛形。
宗教文化主要特徵表現為政教合一,根植於中西相異的文化中,歷史上看,封建制度的確立和禮製造像思想影響着東西方乃至整個人類的政治、經濟、與文化的發展。
澳門建築雕塑作為嶺南文化的一部分,陶塑和琉璃塑像的民間探索拓展了裝飾雕塑領域的範疇和內涵,成為中國琉璃和陶瓷藝術發展中特殊的精神載體和符號象徵,與其他民族特色藝術交流中緊密聯繫而取長補短。澳門不僅有中國傳統陶瓷雕塑,也有葡式路牌、葡式瓷磚、外銷瓷器、耶穌會紋章瓷、宗教塑像等。澳門廟宇、教堂的不同文化和信仰在建築、雕塑和繪畫上得到呈現,這些飽含多元文化的視覺載體和物質實物呈現,記載和寄託人類情感訴求和精神棲息之所的“暢神”藝術品格。
禮制與營造
文化載體以藝術的媒介形式具有歷史意義,以塑像為例分析;魏晉時期的陶俑製作重視模具的拓印造像,而少有捏塑形式來塑造對象,其緣於官方和地主階級的需求量產和降低成本考慮。自佛教藝術傳入中國以來,其造像技藝深深融入到傳統藝術之中,敦煌、雲岡、龍門和麥積山四大石窟藝術成為中國燦爛文化瑰寶,隨着一系列的佛教造像寺廟的出現,掀起了文化傳播的浪潮。與此同時,地域文化的差異性亦彰顯出不同造像流派與風格。當然,其嚴謹的製作方式和造像美學,以及宗教信仰等固然影響到中國雕塑藝術的形制,反過來佛教藝術也在中華民族審美的薰陶下調節和改良了原來樣式,符號、象徵和精神指向,在宣揚教義中解釋人種、面相學、圖像學以及塑繪手法、服飾特徵和雕琢工藝風格,創造新型的中國傳統雕塑樣式。古代造型的禮制文化、思想傳承及社會影響在雕塑造像上發揮和創造均是為了適應本土文化的傳承系統。例如唐代墓室俑像,不論在種類上還是在製作工藝上都表現出精細與工巧的風格,中、晚唐佛教造像除了一般的佛、菩薩等造像外,這一期造像雖繼承了盛唐風格,但有些造像也產生了新作法。特別是在宋代之後,墓俑造像延續唐製以來風格逐漸轉變,在數量和規模上明顯縮小趨勢,石窟造像在五代、元時期得到一定發展,主要在石窟雕像上的延續而不是陵寢制度上的承載。遼金時期盛行佛教藝術崇拜信仰,在其管轄下的北方地區盛行佛教寺廟造像。
儒學是立國之本,明代朝廷禮制完備,喪葬、祭祀皆有詳細規定,禮制制度深入到社會各個層面,無論是禮器器皿、服飾道德還是生活秩序、衣食住行等具體形式體現了日常化狀態。基於上述文化影響,明代陵墓造像體現出華美雅致的富貴之風氣,融合了北方豪邁的雄闊之風和溫柔細膩的江南婉約旖旎內容形式,將這一時代的造像經典深深烙上精神隱喻。到了清代,受到西風東漸的影響下西洋美術裝飾性融入到造像風格上,從寫實性表現手段的追求和思想上延續儒家形製造像的標準,到細節化、裝飾化的審美打破了禮儀般的雄壯和堅實厚重性的關注點,將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在繼承宋元明時期雕塑語言特徵中更好融入進去。其相互影響、相互借鑒為世俗化的造像形式增添了現實生活的精神投射和純化的功能,創新嘗試使得雕塑細節展露無遺。例如明代婦女“頭面”雕塑沿用元代蒙古族婦女裝飾修飾性,在世俗化、大眾化裝飾風格轉換過程中體現出生活的真實和情感。特別是在一些彩繪手法上的運用非常普遍,明清佛教道觀的造像大量運用此方法描繪服飾及日用品的繁縟細節,以及物質質感和材料美感,這種創新方法不僅實現了對於嚴謹莊重的禮制教義的宣揚,同時也是超越禮製造像中達到藝術與生活的一體化革新過程和具體表現。
同樣,雕塑營造的概念和內涵隨着歷史發展而產生變化,諸如科學和心靈之觀念的劃分亦是相對且多種多樣,豐富了傳統雕塑的營造法式。中西哲學均基於“心物關係”涉及的心靈內視與外化過程,即人在視覺世界的觀察體驗與現實世界本身的關聯性之間的思考,從而在主觀與客觀間實現對話或者對立的二元關係。宗教在其中扮演着某種關鍵角色,在物質和精神關係的解讀與重構中體現在中西早期哲學家研究中,如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和印度數理派以及東方的《易經》中天人合一,仁義之性、性命之理的理念。
(一)
顧 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