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伯特和陶淵明
傅雷以李後主比擬蕭邦,我覺得有道理。他還把舒伯特比擬陶淵明,這是否也同樣合宜?
陶淵明的詩在魏晉六朝評價並不高,鍾嶸的《詩品》列為中品。直到宋代,淵明才從東坡處得到真正的知音。在給他的弟弟蘇轍的信中,東坡盛讚陶潛的詩作:“其詩質而實綺,癯而實腴,自曹、劉、鮑、謝、李、杜諸人,皆莫及也。”
舒伯特的作品,特別是器樂也是很久都未有人賞識。他的鋼琴作品,拉赫曼尼諾夫甚至認為乏善足陳,只是給女孩子練習的小曲。他的音樂作品,雖然,就是表面也不能用“質”、“癯”,或“枯槁”去形容,但卻是看來平凡,不會令人一聽驚艷。然而,細細品味,卻又真的如東坡在另一處對陶詩的評語:“似澹而實美。”他最後的幾首鋼琴奏鳴曲、即興曲,細細品嘗,拉赫曼尼諾夫的作品,便鮮有能及的。淵明喜歡和朋友交往,討論詩作、心得。“昔欲居南村,非為卜其宅,聞多素心人,樂與數晨夕……鄰曲時時來,抗言談在昔,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舒伯特也喜歡和知心朋友數晨夕,賞析彼此的作品。他和朋友這類的雅集史稱Schu-
bertiade,不少他的作品就是在那些集會中第一次演出的。
上述還不是兩人最相似之處。他們兩人雖然生活困窮坎坷,在作品裡面間或可以找到哀傷的情緒,可是整體上,兩個都是快樂的人,《歸去來辭》是中國文學上少有的快樂作品。舒伯特的音樂也如此,就是最鬱結的如《冬之旅》,結束的時候還是透露一種乘化的無疑。器樂那就更不用說了,雖然自知不久人世,死前一年左右寫的八首即興曲,沒有絲毫怨懟,一片安平和悅,這種無嗔的和平,也許就是傅雷以他二人相互比擬的理由。
陳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