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咗飯未?
俚語往往蘊含很多歷史意義。廣東人的一句問候語:“食咗飯未”(吃了飯沒有?)在外國人聽來,吃了飯沒有?關卿底事,何必多此一問。原來這一問是有一段悲慘的歷史。昔日政治黑暗,橫徵暴斂,五穀失收,餓殍載道,能吃到一頓飽飯就是福氣。後來,“食咗飯未?”這句話,便成為對親朋關心與祝願的問候語。
從“食咗飯未”這句口頭禪,我聯想到另一“問候語”,就是“你好嗎?”。今人兩餐解決了,不過生活未必好,所以“你好嗎?”比“食飯未?”的關懷更深切。但兩者相比,畢竟還是吃飯高於一切。《漢書 · 酈食其傳》:“民以食為天。”《孟子 · 告子上》:“食色,性也。”同樣,《禮 · 禮運》也說:“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管子 · 樞言》:“得之必生,失之必死者,何也?”他先賣個關子 :“何也?”這一問,讓你猜一猜是甚麼東西,然後揭盅:“唯粟。”粟,是粱、小米的別稱,泛指穀實,即稻、麥、黍、稷、粱、秫等的果實,未舂前一律稱粟。文章說:“得之,堯舜禹湯文武孝己,斯待以成,天下必待以生。故先王重之。”關於“孝己”的“己”字,據《尸子》云:“殷高宗之子曰孝己,有孝行,事親一夜五起,視親衣之厚薄,枕之高下也。”又疑孝己,“孝”,是“者”字之誤。一說為“老子”之誤,存疑。這句話是說“得到它(粟),堯舜禹湯文武孝己,他們都成就了自己的功業,天下萬物必須依靠它才能存活,所以歷代的先王都很重視粟(糧食)這問題。正是蘇洵《審敵》說的:“兵良而食足,將賢而士勇,則患不及中原。”
文章續說:“一日不食,比歲歉;三日不食,比歲飢;五日不食,比歲荒;七日不食,無國士;十日不食,無疇類,盡死矣。”這是說:一日沒有飯吃,好比歉收年;三天沒吃,好比飢年;五天沒吃,好比荒年;七天沒吃,就沒有國士(原文“國土”,誤);十天沒吃,就沒有我們的同類——咸家鏟,死光了。
冬春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