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關於澳門的小考證
《牡丹亭》第二十一齣《謁遇》中,有這樣一段唱詞:[光光乍](老旦扮僧上):一領破袈裟,香山嶴裏巴。多生多寶多菩薩,多多照證光光乍。
徐朔方等《牡丹亭》校注本第六齣《悵眺》“例於香山嶴多寶寺中賽寶”下註釋說:“香山嶴——今廣東省澳門,古時對外貿易港,明代為洋商聚居處。見《野獲編》卷三十《香山嶴》。”這條註釋有兩個問題,其一,如前所述,“香山嶴”並非澳門專稱,其二,近代以來的澳門並不隸屬廣東省。《牡丹亭》第二十一齣《謁遇》“香山嶴裏巴”下註釋說:“巴——指寺廟。明代澳門耶酥會聖保羅教堂San Paolo譯為三巴寺。”
徐朔方所謂聖保羅教堂,又稱聖保祿教堂,俗稱“大三巴”。“三巴”即“聖保祿”的粵語音譯。這間被羅德斯神父稱為“僅次於羅馬聖彼得主教堂的最大教堂”,大約建於一五六三年(明嘉靖四十二年),原址位於澳門半島中心地帶的大炮台山西北山麓,最初只是一間供第一批耶穌會士定居的小教堂,一六○二年至一六○三年間,始於大三巴遺址處建新堂供奉聖母。
《牡丹亭》完稿於明代萬曆戊戌年,即公元一五九八年。這就意味着,《牡丹亭》完稿之時,規模宏大的聖保羅教堂新堂尚未開建,因此,“香山嶴裏巴”的“巴”絕不可能是指今日大三巴遺址處的聖保羅教堂新堂,同時也絕不可能是指澳門的“小三巴”。
“小三巴”是指意大利天主教耶穌會士於一七二八年創立的聖若瑟教堂(當時叫聖若瑟修院),位於澳門風順堂上街。其時湯顯祖早已去世。因此,香山嶴多寶寺的原型,應不是澳門的大三巴或小三巴,《牡丹亭》中“多寶寺獻寶”這個情節也應與大、小三巴無關。
龔 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