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1年02月08日
第D05版:視野
澳門虛擬圖書館

萬劫不復前的最後通牒

萬劫不復前的最後通牒

在社交媒體活躍的年頭,建立一個Instagram賬號屬家常便飯。但英國有位名人,並非天王巨星,亦非性感尤物,但他的IG“新店開張”,卻迅即客似雲來,追蹤人數直線上升,一天之內破百萬,更成為國際新聞。

生態環境保育標誌人物

擁有如此魅力的人,是英國著名自然歷史學家大衞 · 艾登堡(David Attenborough)。愛好大自然生態的讀者,對艾登堡爵士應不感陌生,在英語電視頻道,不時會出現他的身影。艾登堡自小對大自然充滿好奇,喜歡收集化石和自然標本。根據英國名導演兼演員、亦是艾登堡的兄長理察 · 艾登堡(R-

ichard Attenborough)憶述,他的弟弟早在十歲時已受英國保育學者奧爾(Grey Owl)啓蒙,明白人類若肆意掠奪自然資源,荒野中微妙的生態平衡一旦被摧毀,就會導致生態災難。這類的看法,在一九三六年的世界並非主流,但卻塑造並影響艾登堡的信念至今,從此立志畢生倡導環保的重要性。學業成績優異的他,十九歲時獲得劍橋大學克萊爾學院的奬學金,修讀地質學和動物學,並取得自然科學學位。

畢業後的艾登堡,曾到英國海軍服役兩年,其後申請英國廣播公司(BBC)電台節目製作人一職不果,但他的履歷卻吸引到當時BBC電視製作部主管亞當斯(Mary Adams)的注意。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初,電視並未普及,電視廣播服務更是羽翼未豐。亞當斯獨具慧眼,給艾登堡三個月培訓課程,後者欣然接受。一九五二年,艾登堡正式成為BBC全職員工,在六、七十年代一度擔任BBC電視台高層,製作並主持不少經典的自然歷史紀錄片,亦是目前唯一一位從黑白電視過渡至4K年代,都屢獲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頒發獎項的電視製作人。今日的自然科學界,不少動植物的學名,亦以他的名字命名,以表揚他對保育大自然的貢獻。

親睹自然生態急速惡化的重要證人

去年,艾登堡推出紀錄片《活在我們的星球》(David Attenborough: A Life on Our Planet),連帶出版同名書籍,引起全球不少迴響。這麼近,那麼遠,大概是許多人對氣候暖化的切身感受和印象。若要深入討論如此宏大的課題,一齣紀錄片的時間絕不可能做到。《活在我們的星球》的成功之處,在於艾登堡以第一身角度,透過他多年來獨有的所見所聞,將一個相當學術的問題人性化,再附以有關人口和荒地面積變化等數據,讓觀眾更容易了解地球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我是大衞 · 艾登堡,今年九十三歲,這是我的證言。”艾登堡的“證言”,是自己在過去六十年,以自然學家的身份,對地球環境急速惡化的親身見證。紀錄片導演選擇的開場,並非過度被砍伐的熱帶雨林、渺無人煙的荒漠、或近年面積急降的冰川,而是位於烏克蘭的普里彼特。距離這廢棄市鎮不遠處,是切爾諾貝爾核電廠。三十五年前,核電廠的核反應堆破裂,釋放的輻射劑量,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廣島原子彈爆炸的四百倍。事故發生後十八小時,當局才決定緊急疏散普里彼特的居民,當地的公寓、醫院、學校等建築物全遭廢棄。艾登堡走進這個曾是蘇聯“模範市鎮”的廢墟中,四周都有大量遺棄已久的玩具、書本和其他生活用品,整個區域儼如被時間麈封。

切爾諾貝爾核事故乃近代史上損失最大的人為災難,艾登堡藉此直入正題:在過去六十多年,一場人為的氣候大災難,一直如溫水煮蛙在地球上演,尤其近二十年,人類加速破壞環境,若不懸崖勒馬,一個在他有生之年不會親歷的可怖未來必然來臨。在上世紀五十年代,艾登堡才二十多歲,開始為BBC主持生態節目,當時地球的生態狀況,跟他口中的“全新世”(Holocene)分別不大。根據傳統的地質學觀點,“全新世”從約一萬一千七百年前開始,一直持續至今,而其氣候變化,跟人類社會自工業革命以來的發展息息相關。

對艾登堡而言,在過去三十年,因全球人口急速膨脹而造成的環境污染、過度捕撈、過度開發等問題,已經使荒野面積大幅減少,從而威脅地球的生物多樣性。簡單來說,人類想永續生存,需要一個“健康”的地球,而地球的健康指數,取決於不同種類的生命,能否在自然系統中保持一種相互依賴的關係,從而維持地球的生態平衡。而這種複雜、緊密而脆弱的關係能否得以維繫,直接影響人和萬物能否在地球上共榮共存。

假設人類以現今速度,繼續蹂躪自然生態,以當今的全球人口、荒野面積、廢氣排放量等數據推算,艾登堡相信在未來半世紀,糧食危機無可避免,氣候暖化將持續加劇。當人類步入廿二世紀,全球氣溫上升至少攝氏四度,天氣更極端難測,地球許多地方將變成無法棲息之地,無家可歸者至少數以百萬計,地球史上第六次生物集群大滅絕開始進行,象徵生態樂土的“全新世”正式告終。那種末世情景,或許跟電影《銀翼殺手2049》裡生態系統崩潰、人類住在一個嚴重污染、抬頭不見天日的世界相近。

人類自救轉折點

艾登堡的證言,也許全屬情理之中,但難免教人心情沉重。惟話鋒一轉,艾登堡仿如在黑暗隧道之中,點燃一絲微弱燭光,試圖讓觀眾相信有了光,未來世界始終有希望,關鍵在於行動要及時,以及各國政府能否同心協力,以實際行動解決當前危機。他以荷蘭為例,解釋這個全球數一數二的食品出口國,如何結合科學與環保,推出永續發展的農產品,務求以最小的土地資源和面積,將糧食生產量最大化。又譬如在太平洋島國帛琉,政府嚴格規限捕魚範圍,阻止過度捕撈,同時讓海洋生物和各種魚類能永續繁殖。針對廢氣排放量連年飊升的問題,艾登堡認為要達至減排目標,人類需要更善用再生能源,尤以太陽能、水力和風力發電,遠比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環保。

就個人層面來說,艾登堡認為要增加荒野面積,讓大自然有時間自我調節,重獲生機,人類是時候改變飲食習慣,因為從長遠角度來說,地球的有限資源,根本無法承受和負荷成千上億食肉獸的洪荒食量。

保護荒野的思想自古有之,艾登堡的建言,跟古人遙相呼應,亦不過是對現代人的温馨提示。早在春秋時期,孔孟思想中便已藴含不少環保之道,孟子曾言“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林木不可勝用也”,提醒世人開發環境,亦須有所節制。秦朝亦曾頒佈《田律》,規限百姓上山伐木和火耕之時令。一直至十六世紀的英國,亨利八世才頒佈西方首項環境保護法令,限制國民砍伐幼小的橡樹。

透過艾登堡的環保人生,《活在我們的星球》要傳達的訊息相當明確:人類要調整和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摒棄經濟至上的原則,並非為了拯救地球,而是給自己和下一代一條生路。在紀錄片將近尾聲之際,艾登堡將觀眾帶回普里彼特,呈現在他們眼前的畫面,除了荒廢已久的高樓,還有穿插在建築物之間的參天大樹,和到處覓食的動物。藉着這個已淹沒在叢林中的昔日小鎮,艾登堡苦口婆心,一再提醒人類即使闖下彌天大禍,大自然總會自尋生機,但在歷史轉折的關鍵時刻,人類一旦在本世紀再錯過自救的機會,賠上的只會是自己的未來。

杜然(文化評論員)

2021-02-08 杜然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00220.html 1 萬劫不復前的最後通牒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