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飲食文化一脈相承
文、圖:陳力志
提起圖古村的文化遺產,不得不提及他們引以為傲的、具悠久歷史的圖古結他音樂Kronjong Tugu(圖一)。這種
源於葡萄牙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統結他音樂“法多”(Fado)(圖二),來自十六世紀荷蘭人俘虜的葡萄牙士兵。他們被安排居於圖古村,將葡國的樂器和音樂帶到小村,後來經過不斷改革延續至今﹝注一﹞。在澳門也有“法多”音樂,從前土生葡人組織的“澳門人樂隊”,近幾年來的澳門“法多”音樂隊,形式也不相伯仲。
寄託水手鄉愁之音
“法多”(Fado)一詞來自拉丁語Fatum,表示“命運”或“不可預見也不能避免和克服”的意思。法多是葡萄牙傳統的音樂,起源於一千八百年之前,一八三○年才出現在里斯本。二○一一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葡國“法多”分為里斯本及科英布拉兩種版本,前者曲調較為活潑,後者則更為經典,曲調如泣如訴,悲涼淒然,內容與海洋或貧苦有關。因此,葡萄牙人認為,這種樂曲為水手們出征海洋或在海上漂流時,面對茫茫大海,懷念家鄉和家人時寄情的音樂,所以曲調難免悲苦。而這些水手到達其他地方,也將兩種不同版本的“法多”帶到異鄉。
圖古結他歷史印記
一位任職馬來西亞國立大學國際研究院,專門研究葡萄牙人在東南亞興衰史的華裔女研究員Raan-Hann Tan〔注二〕,在她的一篇葡語論文《圖古結他乃葡萄牙與雅加達的皮膚》(“
Keroncong Tugu na Pele Portugueses e de Betawis”),為圖古結他及音樂給了一個定論,表明這種音樂器材及其音樂的獨特性。論文摘要大抵如下:
“在印度尼西亞,圖古結他歌曲起源於雅加達北部的一個地方,該地方通常被稱為Tugu的‘葡萄牙村莊’。圖古人的祖先主要是‘馬爾代克人’(被釋放的奴隸)。基於本人在野外工作中收集到的人種學數據,撰寫本文旨在探討圖古人與Betawis(雅加達的土著居民)之間的關係,後者居住在荷蘭人殖民統治的巴達維亞(Batavia),他們着重服飾和表演藝術。這項研究工作的最後一部分涉及葡國和印尼關係的最新發展。記得人類學家米爾頓辛格(Milton Singer)論述的‘文化表演’概念,本文證明了‘圖古結他’不僅是‘圖古’必須的一個身份標記,而且以雅加達為背景下的當地土著居民的表演藝術,激起我們對圖古人民的重新定義。同時,提供我們一個更廣闊的視野,了解後殖民時期的社會身份與文化交流的關係及其相互作用。”
一脈相承的土風舞
圖古村的葡國土風舞是當地一個表演特色,這個舞蹈在形式、服飾和頭巾等裝飾與葡萄牙本土、馬六甲和澳門的葡國土風舞一脈相承(圖三、四、五)。
葡國土風舞為葡萄牙傳統舞蹈,原名Vira。該舞蹈源自葡國最東北部,與西班牙接壤的省份Minho的舞蹈,通常是在慶祝天主教聖徒的節日時所跳的舞蹈。
從文化、語言、習俗和藝術了解到,圖古村保存不少葡國文化特色,而且與馬六甲和澳門的土生葡人有密切關係。然而,圖古村的飲食文化是否也包含葡國風味,而且與澳門土生葡人菜餚是否有相似之處?這的確是令人感興趣的問題。
烹調藝術獨樹一格
由於圖古村與葡萄牙“相隔”了數百年,又經過荷蘭及當地文化長期的洗禮,至今保留葡式食品的種類不多。另外,為了適應當地民眾的口味,食品材料有所改革。雖然如此,圖古村人遵從他們的祖先,每逢節日仍然烹調一些具葡國特色的菜餚和甜品,其中較為明顯的有:葡式沙律式的涼拌雜菜(Gado gado siram),但伴醬料有所不同,以花生醬和辣椒為主,並非葡人食用的橄欖油和橄欖醋。還有葡式蛋撻,印尼文為Tart telur Portugis(圖六、七、八)、聖誕蛋糕(Bolo Rei)、燒沙丁魚、葡式燒雞及仿似鱈魚炸球Bacalhau(馬介休球)的炸土豆肉卷,印尼文稱為Kroket(圖九、十)……等。在此不能一一舉例,但在葡萄牙本土和澳門司空見慣的一些菜餚及甜品,在圖古村也可以品嘗得到,在東南亞芸芸美食中獨樹一格。
最後,通過一連數篇文章介紹印尼雅加達圖古村的各種狀況,再與馬六甲葡人村和澳門土生葡人的比較,讓更多人認識這個有特殊歷史意義的小村之外,也令我們了解澳門,作為中國邊陲的城市自古以來與世界各地,尤其葡萄牙各個前屬殖民地有着密切的關係。同時,證明了無論在中國古代海上絲路或瓷路,或者歐洲的“地理大發現”時期,甚至現代的“一帶一路”,澳門始終扮演着其中一個重要的角色。
(“印尼葡人村”·五之五)
注:
一、維基百科“Kroncong”,第一段。
二、Raan-Hann Tan,葡萄牙里斯本大學學院(ISCTE-IUL)人類學博士。曾在印度尼西亞雅加達的紅毛猩猩區中進行人種誌田野調查工作。